貸款分為抵押貸款和無抵押貸款(也就是信用貸款),其中抵押貸款的額度、期限、利率根據不同的抵押物而不同,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是最受大眾歡迎的抵押貸款方式之一。
作為銀行和民間借貸機構,其實每發放一筆貸款就意味著要承擔一部分風險,一旦借款人違約拒絕還款,就意味著貸款機構不止無法從中賺取利潤,連本錢都追不回來。即使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有房屋作為抵押,處置房產要消耗的人力、精力、財力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那么銀行在辦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時候,都要承擔哪些風險呢?
1、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包括被迫違約和理性違約。被迫違約簡單點來說就是借款人雖然愿意還款,但是經濟緊張,沒有能力還款。
理性違約:權益理論認為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借款人可僅通過比較其住房中特有的權益與抵押貸款債務的大小,作出違約與否的決策。當房地產市場價格上升時,借款人可以轉讓房屋還清貸款,收回成本并能掙取一定的利潤;當房地產市場價格下降時,借款人為了轉嫁損失,即使他有償還能力,他也主動違約拒絕還款。
2、利率風險
無論利率上漲還是下跌,銀行都要承擔損失。利率上漲:利率上漲的話,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也隨著上調,就可能增加借款人的償貸壓力,借款額度越高,借款期限越長,其影響程度也就越大,從而增加了違約風險。
如果利率下降,借款人又有可能從當前資本市場融資或以低利率重新借款來提前償還貸款,給銀行帶來風險,主要表現在,提前貸款的發生使得住房貸款的現金流量發生不確定性,給銀行的集約化資產負債帶來一定的困難。
3、經濟周期風險
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什么是經濟周期風險:經濟周期風險是指在國民經濟整體水平周而復始的波動過程中產生的風險。相對于其他產業來說,房地產業對于經濟周期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當經濟蕭條時,銀行也將承擔非常大的風險。因為經濟擴張時候人民收入上漲,對房地產需求量也增大,對貸款的需求也有所提高。
而經濟蕭條則會導致人民收入下降,大大提高違約幾率;另外,抵押到銀行的房產變現能力也將極大降低,給貸款機構帶來極大損失。
4、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資金短存長貸難于變現的風險,流動性是銀行保證資產質量的一條重要原則。人們在存款的時候,往往傾向于只有三五年的短期存款;而住房貸款期限往往比較長。這種短存長貸的行為使銀行的流動性非常低,繼而帶來流動性風險。
二是銀行持有的資產債權不易變現,極易導致流動性風險。造成銀行可能喪失在金融市場更有利的投資機會,增加機會成本帶來的損失。
以上便是人們辦理住房抵押貸款時候,銀行需要承擔的風險。
30秒解決貸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