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貸款,額度一般都會非常高,幾十萬、上百萬都很正常。因此,貸款年限如果太短,那么將會給借款人帶來巨大的還款壓力。
舉個例子吧:假如借款人成功申請了120萬的房屋貸款,銀行讓借款人兩年還清,那么每期就要還款5萬本金,利息我們都不用算,試問有幾個工薪家庭能承擔這個還款壓力,那樣豈不是要把人逼瘋。
假如銀行把貸款期限放寬到20年,那么每期要歸還的本金只有5000元,即使在算上利息,相信大多工薪階層也能頂得住,尤其是夫妻共同承擔的情況下。所以,雖然貸款年限不是越長越好,但是也不能太短。
那么影響貸款年限的因素有哪些呢?
1、房產性質
購買商業用房和商住兩用房的,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0年;私有產權轉讓房、拍賣房最長貸款期限為二十年。民用性質的新房和二手房,貸款年限最長為30年,但新房的貸款年限通常比二手房長,主要是因為二手房的貸款年限會受到房齡的限制。
2、房齡
購房人在申請房貸時,所購房屋的“年齡”也是決定貸款年限的主要因素。房齡在20年以上的房屋,通常就比較容易被銀行“拒之門外”;而房齡較新的房產比較容易做貸款,且貸款的年限也比較長。
二手房房齡和貸款年限之和不能超過30年,有的銀行規定不能超過40年,也有的規定不超過50年。且購買二手房,貸款期限與借款人年齡之和不得超過65歲(或70歲),此外,還需滿足貸款到期日不能超過土地使用的到期年限這一條件。
3、土地使用年限
注意:土地使用年限≠房齡,貸款時千萬別搞混。在申請房貸時,大多比較關注的是房子的房齡,卻很少有人注意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土地使用年限和房齡不同,是從開發商最早拿地時開始算起,而房齡則是從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到交付使用之日起計算,因此房齡通常小于土地使用年限。
4、借款人經濟實力
在申請公積金貸款時,銀行對高收入人群的要求比較嚴格。高收入人群在申請公積金貸款時應該格外注意,繳存的額度越高,貸款的年限也就越短,而這一點經常被購房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