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消費者的買車欲望日益增加,隨之而來就是在購車合同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貓膩”,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目前很多消費者都采用貸款方式購車,經銷商也多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方式,代辦貸款手續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由于汽車屬于高檔商品,消費者一旦陷入糾紛,容易導致人身、財產受損。所以消費者一定要在購車合同上把好這一關,有條件的話,最好請一位專業人士陪同簽訂購車買賣合同。
銷售合同引發的糾紛主要是由于消費者與經銷商之間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在購車的交易過程中,誠信是保障雙方利益的前提。據了解,貸款購車中的隱患基本都是經銷商利用貸款手續和計算方式的復雜性,以及消費者對這方面缺乏了解而賺取不義之財。其中有“五大陷阱”最引人注目。
貸款購車謹防陷阱:
1、多收款
這主要是指消費者在辦理貸款購車手續時,經銷商故意多收取款項,且不向消費者提供銀行的借貸合同,使消費者無法察覺。
2、不按約定標準辦理貸款
比如消費者與經銷商書面約定首付20%,剩余部分貸款,但經銷商辦理的貸款手續中卻標明首付比例為18%。一旦消費者要求更改手續,經銷商則能躲就躲不予解決。
3、利用合同或協議欺騙消費者
一些消費者在訂購汽車時明明在訂單上注明了還款方式為“等額等息還款”,但消費者在銀行打印的個人購車貸款明細上卻為“本金遞增,利息遞減”的方式,實際上是經銷商搗了鬼。
4、貸款買車時,經銷商強制消費者到指定銀行貸款或指定保險公司辦理保險,并收取高額手續費。
5、經銷商在合同上偽造消費者簽名,擅自更改車款總價及每月還款金額。
就想要買車人而言,眼下車市,主要包括信用卡分期付款、汽車金融和商業銀行三大貸款購車方式,目前看來,無論采用哪種貸款方式購車,貸款購車的首付一般都是三成,貸款三年到五年不等。對貸款人來說,選擇最適合自己經濟狀況的貸款方式,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才是最重要的。
從門檻來看,商業銀行申請汽車貸款,需要的程序和手續相當嚴苛,首付通常在3成左右,貸款時間最長可達5年,貸款人的月供壓力比較小,適合信用記錄和經濟穩定的貸款人。信用卡的審核門檻次于商業銀行,雖然它也有審核過程,但要寬松一些,不過,信用卡的首付比例要求比較高,貸款金額也會受到限制,而且最長貸款時間只有2年,還款人需要承擔的月供和首付壓力是最大的。
雖然信用卡貸款的利息為零,但一般都存在手續費,兩項相抵后優惠并不明顯,適合已經是該行的信用卡客戶、且有一定寬裕資金的消費者辦理。而汽車金融公司的門檻最低,月供壓力也比較小,通常為難以通過商業銀行審核、難以承受信用卡月供壓力的消費者,比如已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這群人提供了選擇。
三者之中,商業銀行針對的車型最廣,幾乎覆蓋了所有市面上的車型,而信用卡通常都是和廠家聯合推出這項業務,因此針對的車型有局限性,貸款人在選擇貸款業務時,應該綜合衡量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