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社會,貸款消費離每個人都不遙遠,一旦荷包緊張,小額貸款是用作救急的不錯選擇。但借款一時爽,還款的時候卻有可能出現意外狀況。有些朋友反映,明明貸款初始利率很低,為什么最后發現自己還了好多錢。
貸款還款誤區:
1、利率、費率,傻傻分不清楚
某些小貸機構打著“低利率”,甚至“0利率”的噱頭招攬貸款,卻多了一項“月費”,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小紅從某家小貸公司貸款3萬元,期限為12個月。小貸公司表明這筆貸款為0利率,只要每月交0.99%的月費就好了。那么貸款12個月,利息即為30000×0.99%×12=3564元。若小紅選擇另外一款月利率為0.99%的貸款產品,同樣貸款3萬元,期限12個月,還款方式為等額本金,那么所需還款的利息為:1930.5元(公式復雜,建議例用貸款計算器)。
為什么兩者相差這么大呢?
當我們按照利率計算利息時,不論是選擇“等額本金”,還是“等額本息”的方式,利息金額應當等于利率×剩余借款本金。隨著我們一期期償還貸款,本金數逐漸遞減,所需要償還的利息也在逐漸遞減。
月費則不同,不論我們還款多少,只要在貸款期限之內,都將按照本金×月費的方式計算利息。無形之中,我們就償還了更多利息。所以說,當選擇貸款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被“低利率”蒙蔽雙眼,記得計算一下總利息!
2、各項收費扣到腿軟
小紅在某個小貸公司貸了三萬塊錢,拿到手卻只有二萬五,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小貸公司一次性收取了5000元咨詢費!
你以為只要繳納咨詢費就可以了?沒那么簡單,有些不合規的小貸公司樹立了名目眾多的收費項目,比如借款服務費,代理費,手續費等等。一旦逾期還會出現高額的逾期罰息和管理費用。你可能還沒嘗到貸款的甜頭,就被還款利息給壓得喘不過氣了。
所以說,朋友們在貸款之前,一定要擦亮雙眼,選擇正規公司,看好有沒有巧立名目的收費項,最好提前比較一下還款總利息,這樣才不容易掉進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