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缺錢的時候。現在的借錢渠道這么多,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通過貸款來周轉資金。
對于那些資質好,信用好的人來說,申請貸款不是什么難事。但對于一些資質不是很好的人來說,貸款申請會相對麻煩點。
這類人在貸款時通常會被要求提供擔保人或者擔保物。
有些人不懂得拒絕,認為不就是個擔保人嗎,有什么大不了的?朋友之間,這點信任還是有的。
于是,就為了所謂的朋友義氣,一時沖動地作了擔保人。但小編今天要告訴大家,擔保人不是動嘴說說就行的,而是要落實到白紙黑字上,也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詳細說說有關擔保人的相關內容。
什么是擔保人?
所謂擔保人,就是為貸款人做擔保的人。
擔保人和債權人約定,當貸款人不履行償還債務的責任時,擔保人要按照約定履行承擔債務的責任。
說白了,也就是說,如果你給別人作了擔保,當他還不上債務的時候,你要按照和貸款機構的約定承擔還款的責任。
擔保人承擔的風險:
1、承擔替貸款人還款的風險
擔保人一旦在合同上簽名作擔保后,便是永久的,只有獲得貸款機構的批準才能取消擔保人資格。
當貸款人無法承受債務,不能按時還款時,作為擔保人要履行為其還款的義務。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擔保人承擔還款義務是不受關系變更影響的。
比如,你身為妻子為丈夫作貸款的擔保,如果對方無法還款,即使你們倆離婚,擔保書也仍然有效。
2、信用記錄受貸款人影響
如果你作了擔保人,你所擔保的相關債務是會被視為自己的債項的。這部分欠款在記錄上相當于你的欠款。
所以,當你自己申請貸款時,很有可能因為這部分債務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