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稱之為“辣媽”——作為辣媽,必須有事業、有兒女,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如今“全民創業”的浪潮之下,美麗的“辣媽”自然也要和“創業”這個同樣充滿激情的詞匯結合在一起,“辣媽創業”可謂正當時!
辣媽愛創業
辣媽,是一個新生代的網絡名詞,最早來自于“辣妹”維多利亞的昵稱,當維多利亞與貝克漢姆結合,并育有一子之后,“辣妹”也自然升級成了身材依然火辣、個性也依舊火辣的“辣媽”。
現今,“辣媽”早已不是明星母親的專屬,而是新時代“媽媽們”的追求——即使經歷了結婚生子,也不會再像“傳統女性”那樣掉入“柴米油鹽、丈夫、孩子”的漩渦,而是有著自我的人生追求和健康積極的心態,既可以有序打理事業,也能細心照顧兒女。
辣媽,是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在如今“全民創業”的浪潮之下,“辣媽”自然也要和“創業”這個同樣充滿激情的詞匯結合在一起。調查顯示,成功創業女性的年齡大多集中在26至45歲的“辣媽”或“準辣媽”之間,年齡太小尚缺乏必要的資本和經驗積累,年齡過大則缺乏足夠精力。
因此,“辣媽創業”可謂正當時……
女性,不可忽視的創業力量
辣媽,是女性群體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女性創業對經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是經濟發展的“性別紅利”。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女性創業:釋放增長新機遇》報告就曾指出,支持和促進女性創業會帶來巨大的性別紅利,使經濟增長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和包容性。
近年來,女性在創業者中的比例逐年上升,這意味著女性創業所發揮的經濟力量也越來越強大。根據全球創業觀察(GEM)的成人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從2001年到2012年,女性參與創業的比例從4.93%上升到了10.65%。在我國,女性創業者的比例,更是從2002年的10.3% 上升到2011年的22.4%,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更進一步來看,女性創業者數量的增加,還可以讓我國的第三產業創業、就業空間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這是因為女性原本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上,就更加適合在第三產業進行創業。實證結論也表明,女性創業的所在行業多集中于批發零售、商業服務、餐飲、教育、健康等第三產業服務行業,而在建筑、制造業、高新技術等行業中,則是男性創業者占優。
創業,提升女性經濟實力
當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創業隊伍中來時,一方面是女性為社會創造了財富、增加了就業機會,成為了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另一方面,選擇創業,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女性自身的經濟實力,讓越來越多的女性更加富裕,甚至其富裕程度也越來越高。
創業所成就的女富豪的人數和其資產都在增加。胡潤百富榜子榜之一《2015胡潤女富豪榜》顯示,上榜女富豪中,有6成是白手起家的。而且,在全球前10位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就有8位來自中國。此外,2015年女富豪的人數占胡潤百富榜總人數的21%,高于上年的20%;上榜的50位女富豪平均財富達到145億元,比上年增加33%。
匯豐私人銀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中國內地,資產凈值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家中有半數(50%)為女性,而在西方這一比例僅為33%。同時,在這項研究的受訪者中,內地女企業家的資產平均為400萬美元,高于內地男企業家350萬美元的資產均值。
辣媽創業,不止追求經濟效益
女性給“大眾創業”貢獻了一份力量,創業也給女性帶來了財富。與此同時,無論是對于社會,還是對于個人而言,女性創業的意義都不止體現在經濟效益上。這是因為“辣媽們”與生俱來的女人天性與母親身份,都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創業”不一樣的靈感。
“辣媽創業”所具有的獨特意義首先體現在女性更廣泛的創業動機上。研究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有著更廣泛的創業動機,即除了追求經濟目標之外,女性在創業過程中會更加看重其他目標,如顧客滿意度、工作家庭關系平衡等。這也就意味著,在創業過程中,“辣媽”也許會比“爸爸”更加注重企業所發揮出的社會效益。
其次,“辣媽創業”的意義也體現在女性創業者對待成功的態度不同。對于“辣媽”而言,不同于男性創業者將利潤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辣媽創業者們更傾向于將一個人價值的實現,如自我滿足、目標達成等作為成功的標準。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創業” 很多時候不只在為女性解決生存問題,也讓女性生活得更快樂、更有價值感。
因此,可以說,“辣媽”賦予了“創業”在經濟效益以外的一些價值,“辣媽創業”也有著男性創業所沒有的特征,如,更偏愛經營“小而美”的企業。女性所創辦的企業規模相對更小,“既可滿足事業,又不會影響到家庭生活”是主要原因之一。比較而言,男性更渴望經營具有成長性的企業,而“辣媽們”則更傾向于將創業當成一種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而不僅是賺錢手段。
發揮“辣媽”的創業優勢
雖然“辣媽創業”有其獨特性,但相對于男性創業而言,女性創業在總體上仍然是處于弱勢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美國女性企業占有比例只有男性企業的50%~60%,倒閉機率比男性企業高12.9%,銷售額比男性企業低大約80%,女性創辦企業數量少且績效低仍然是一個普遍現象。創業女性面臨的難題主要有融資障礙、性別歧視等方面。此外,在傳統觀念上,女性的社會角色被鎖定在安逸的家庭生活中,而創業則時刻離不開拼搏和冒險精神,這也成為了女性創業的阻力之一。
既然“辣媽們”的創業者之路并不平坦,就更加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女性創業也并非沒有任何優勢,心理學的研究就表明,細致認真、感情細膩、富有同情、想象力豐富等都是女性的優點。因此,在辣媽創業的過程中,勇于克服困難、揚長避短,才有可能離成功更近。
本期封面故事的4位創業辣媽不僅各有所長,而且也十分擅長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去實現創業理想。瑪琪珠寶的張桂英善于從女性視角來尋找商機,作為優秀的女性管理者,她也自有一套管理哲學藏于心中;福育文化的徐敏希望通過禮儀培訓,幫助女性變得更優雅和有魅力,也讓孩子更有修養,她也在創業中活出了自我的精彩人生;“石頭疙瘩”的吳佩原本有一份高薪工作,但她拒絕接受沉悶,辭職創業,并希望這能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教育;“闊太太”林嘉莉雖然起初對投資理財一竅不通,但為了尊嚴和孩子,她最終通過創業培養了賺錢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這些辣媽而言,家庭與事業與其說是對立的,倒不如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她們既從女性生活中得到感性智慧,也把自身的成功作為對子女最好的教育。用辣媽吳佩的話來說——我兒子更需要一個能和他談心、討論嚴肅問題,并給他人生經驗和財富積累的媽媽,而不是一個每天窩在沙發上看韓劇、抱著餐巾紙盒哭的無知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