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世上沒有坐享其成的事,做好當下的事情,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近日,談起對習近平總書記“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這句話的理解,返鄉創業大學生高斌侃侃而談。
1990年出生的高斌,家住湖濱區磁鐘鄉磁鐘村。父親患癲癇病,母親是聾啞人。由于家庭貧困,他從小便勵志好好學習,以改變家里的經濟條件。2013年商丘師范學院畢業后,高斌在西安做了一年鋼結構設計工作。為了能夠隨時照顧父母并實現自身的價值,他于2014年1月返鄉,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返鄉不久,高斌和一位發小聊天時,發現肉雞養殖投入小、門檻低,適合初期創業。經過一番考察,高斌決定和發小在自己的5畝地里一起養土雞。
“我當時借了姐姐1萬元,加上自己攢的1萬元,發小出了2萬元,我們從北京進了1000只雞苗。由于管理不善,到銷售時只剩了700只左右。一般都是每年三四月進雞苗。有一次雞苗晚上12點多才到家,外面0℃左右,棚里37℃左右。要把開水放涼讓雞苗初飲,有些剛回來的雞苗不知吃喝,每隔兩三個小時都要喂一次,我都是逮著一只一只喂,到第二天早上才把所有的雞苗喂完。整夜不睡很正常,每次新進雞苗一個多月都是這樣熬過來的。”提起創業初期的艱難,高斌一笑而過。
經過一次次的挫折,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高斌對養雞技術越來越熟悉,對市場越來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