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螺絲刀,打開機箱蓋子,用刷子仔細地清理灰塵……這一系列專業又熟練的動作出自索恒科技創始人聞名華師的“電腦學長”李翔。
“修電腦積攢人氣,賣電腦便是順其自然”是李翔的生意經。畢業兩年的他,扎根母校沃土,在廣埠屯賽博數碼廣場開設實體店鋪。昨天,記者在店里見到了正在忙著修電腦的李翔。
上大學前不懂電腦
李翔說,2006年電腦剛開始普及時,他就從中看到了商機。因為家在農村,所以李翔并沒有深入接觸過電腦,上課老師也只教過打字,但是李翔并沒有改變創業方向:“上大學前,我專門到華師考察過,附近的科技市場正好是我需要的,于是我就填報了華師的電子商務專業。”
大一剛入學,李翔就到學校附近的科技市場學習調研,“當時我認識了一位賣電腦的老板,幫他賣電腦時順便學點電腦維修的知識,那是我初次接觸電腦行業。”憑著好學和努力,兩年里,李翔從一個電腦盲變成了技術人員。
2008年,有了一定經驗的李翔想和朋友出來單干。找店面、談價格……一番商議之后,他和朋友在科技市場選定了位置,租了一個20多平米的店面。創業之初,經濟周轉十分困難,早上兩個餅子,中午和晚上兩個素菜4兩米飯,一天的伙食費共8元錢。
“為了籌集資金開店,那時什么苦都吃過,賣報紙、擺地攤、幫表哥看店,這些我都搶著干。2007年剛開始打工時,一個月工資只有370多元。”提及創業之艱,李翔一臉苦笑。
大二開店年入9萬元
從2008年上大二開始,李翔每年都是自己解決學費和生活費,每年過年,李翔還會給爸媽和奶奶準備好新衣服,年底的時候一次性給父母5萬元,“我知道我媽媽都給我存著,我只是讓他們放心,不要那么勞累。”
李翔說,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找父母幫忙,就算臨時周轉不開借了父母的錢也一定會還。“我每次回家,都會向他們交納住宿餐飲費,少則500元,多則幾千元。”李翔說,他要讓父母明白,養兒是幸福,不是添堵。
“從小到大爸媽從來不跟我算賬,都是自己看著辦,但是要求其實很嚴格的。”既嚴格又寬松的家庭環境讓李翔從小就學會了獨立,“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揣著200塊錢自己去交學費,把老師嚇了一跳。”
幾年前,李翔的父母從鄉下搬到市區,借錢買了房子,家里的電器和家具都是李翔添置的,“2010年我就把買房子借的錢還清了,如果我不努力父母會更辛苦。”
前年,李翔大專畢業后,一邊在華師大學生創業中心工作,一邊經營自己的電腦店,F在,李翔的索恒科技已經初具規模,年均純利潤9萬余元,但他仍不滿足于現狀,“現在發展到了瓶頸,再很難取得大的突破,我個人還有很多不足。”李翔說,如果有機會他很想進入像聯想這樣的大公司工作、學習,未來再次創業,把索恒做成一個大公司,讓父母過得更舒服。
為了籌集資金開店,那時什么苦都吃過,賣報紙、擺地攤、幫表哥看店,這些我都搶著干。
我知道我媽媽都給我存著,我只是讓他們放心,不要那么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