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
人力社保部門通過抓政策扶持優化創業環境、抓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抓創業服務搭建創業平臺,抓小額擔保貸款拓寬融資渠道,為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登記失業人員、復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創業提供政策、場地、項目、資金等扶持。
截至9月,全市共開展創業培訓13.4萬人,培養247名創業導師;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19億元;創建各級創業孵化基地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園100多家,吸納企業4.1萬戶,直接帶動就業50萬人。
邊讀書邊創業,大學生變身千萬富翁
許多大學生走出校門后還在為找工作發愁時,沒走出校門的劉琦開就已是三家大公司的總裁了。
劉琦開是智基創投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身兼7家公司的董事,并和另外兩位合伙人共同掌管著50個億的創投基金。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學習、創業兩不誤,并成為從校園里走出來的富豪?昨天,在自己位于北部新區的辦公室里,劉琦開作為我市大學生的創業典型,講述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1981年12月,劉琦開出生在革命老區井岡山的一個小村莊里。后來他家搬到了上海。初二暑假,劉琦開強烈要求鄰居帶他去批發葡萄到城鎮上賣。這一年,才14歲的劉琦開在一個月時間里起早摸黑地賺到600多元。
第二年的暑假,他見葡萄園采摘時缺乏工人,干脆組織起鄰居的大媽大爺到葡萄園從事摘葡萄的工作,在暑假里賺到了3000多元錢。
2003年,劉琦開正在讀大學。當時而國外鋼管的需求量很大,劉琦開走遍重慶和長三角的鋼材廠家,成為一家鋼管廠的代理商。回到學校,劉琦開就按照網上收集的企業信息,逐一發送鋼管銷售郵件,每天發到凌晨兩三點鐘,一個月下來發了兩萬封。一位新加坡客商終于打來電話詢價,這一筆生意,劉琦開賺了600美金。
首戰告捷,劉琦開更勤奮地在網上尋找商機。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一些緊缺鋼管的公司逐漸與劉琦開取得了聯系。劉琦開坐陣家中搖控指揮,一個暑假,輕松完成了6萬美金的鋼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