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艾科卡聰明嗎?沒有。我能做出像他那樣的成就嗎?我沒有信心。像艾科卡那樣優秀的人都會被別人辭退,我如果去打工也一樣會被別人辭退。我不希望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里,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餓死不打工。”幾年前,徐勝廣在看《艾科卡自傳》時寫下了這段話。
如今,徐勝廣已創辦了3家公司,真正把命運握在了自己手上。幾個月前,已是廣州和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徐勝廣開了一間名為“釀道”的流行飲品店,每月贏利數千元,開啟了自己的第五次創業之路。
“現在我們打算投資一家生產流行飲品‘釀道’的工廠,向上游發展,把流行飲品的銷售留給下游的連鎖店。”第五次創業初獲小捷,徐勝廣有更廣闊的視野。
辛酸經歷激發創業火花
2000年,來自山東農村的徐勝廣考上了暨南大學。父親送他到暨大報到,回家前給他留下200元,這便是他一年的生活費。為了節約開銷,徐勝廣每天吃白飯,可僅僅過了一個月,200元就用完了。
“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回到宿舍把同學不要的一毛兩毛的零錢湊在一起買了4個小饅頭吃了兩天。”談起當時的情景,徐勝廣感慨不已。
一次,徐勝廣從山東老家返校,雖持有半價的學生票,卻因為丟了學生證,被扣在了廣州火車東站要求補票,一直被扣到半夜。“回到學校,我越想越生氣,不就是沒錢嘛,才遭到這樣的欺辱。明天我就去賺錢。”就這樣,徐勝廣第二天便找到一份推銷家教的兼職,推薦一份家教能賺到35元。
9月的廣州熱如火爐,半天都沒有拉到一個客戶,其他的伙伴都放棄了,徐勝廣卻思考著怎樣解除路人的戒備心理。經過觀察,他發現向他投來目光的人都是有意愿請家教的人,經過努力,最終那天他成功推薦了5份家教。
“憑著第一天的經驗,我第二天成功推銷出去19份家教,第三次21份……”徐勝廣因為業績突出,引起了老板的注意。老板讓他開家教經驗培訓班,訓練學生怎樣推銷家教。很快,徐勝廣的家教推銷經驗培訓班紅紅火火地辦起來了,業務覆蓋廣州10所高校。
看著業績如日中天,老板卻故意找茬兒扣發徐勝廣的工資。“我看了《艾科卡自傳》后,寫下了‘餓死也不打工’的誓言,決定要自己創業”。徐勝廣就這樣走上了創業之路。
他在暨大辦起了自己的家教中介公司,并免收家長的中介費,家教公司迅速成長。天有不測風云,因為合伙人撤出和財務問題,家教公司關門大吉了。
創業應先了解行業“內幕”
第一次創業失敗后,徐勝廣做了很多兼職,還利用自己擔任系團總支副書記等職務的優勢拉了很多贊助,積累資金和人脈。2004年3月20日,徐勝廣在“廣東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基地”商鋪拍賣會上一舉競得了最大的一間商鋪,但因為種種原因,這次創業再次以失敗告終。
創業雖然失敗了,徐勝廣求職路上卻一帆風順。“畢業后,因好友邀請,我去了中山的一家公司當總經理,當時下面的經理為所欲為、貪污受賄,我就把倉庫的采購權和經營權都收了回來,迅速開拓市場。”雖然初出茅廬,徐勝廣干得確實雷厲風行。
在中山做了3個月,徐勝廣就跳槽到廣東眾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從最低級的電話接聽員干起,一直做到部門經理。眾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后與清華合作開辦戰略理財班,教企業總裁如何管理企業資金。徐勝廣做的是市場推廣,“我們在2005年確立開班后的一個月一個學員都沒有拉到,因為再過兩個月就要開班了,當時每天都睡不著覺,公司要求9點上班,我每天7點就到,頭腦里琢磨的就是怎樣才能讓企業老總來學習。”
徐勝廣找到了某都市報的負責人,承諾讓該報的負責人免費就讀,而都市報則要為戰略理財班做足廣告。廣告打出來僅一個月,徐勝廣便為眾行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賺來了100萬元。
“我一直希望能夠自己做點事情,在公司工作的經歷讓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認為創業與自己的經歷和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創業,你需要在對自身工作的認識基礎上,總結經驗,發現商機。”下定決心創業的徐勝廣于2006年創立了廣州和勤企業咨詢有限公司,隨后又創立了廣州和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在徐勝廣看來,創業需要商業經驗、好的項目、資金以及強大的團隊,大學生創業,缺乏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是“硬傷”,因此一定要了解行業的“內幕”。他表示,他所贊賞的創業方式是先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然后進到該行業打工,熟悉行業規則后發現商機,尤其需要找到獨特可行的贏利模式。
“我現在有點后悔一出來就創業,應該先選好行業工作一段時間后再創業,創業與自己之前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選擇好的行業決定了創業成就的大小。”
創業經驗是“渴望失敗”
“我的第一個客戶是荷蘭銀行,但是剛剛與我的公司合作之后,它就被蘇格蘭皇家銀行兼并了,這導致公司嚴重虧損;第二個客戶是臺灣寶來證券,與我公司合作后,其總裁又跳水自殺,再次虧損;后來我經營圖書,又因國家出臺‘綠書簽’政策遇到麻煩。創業就是這樣跌宕起伏。”徐勝廣自2001年開始創業以來,其間風雨不斷。
徐勝廣表示,大多數人喜歡看別人成功的故事,而自己看重的是別人失敗的經歷。總結自己的創業經驗,可以用“渴望失敗”4個字來概括。在他看來,創業者一定要把痛苦當做快樂,在失敗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包括積累經驗、磨煉意志,不斷更新自己的思維,獲得提升。
“我是這樣定義失敗的,失敗永遠叫做尚未成功。每個人都有彷徨的時候,堅持下去,奇跡永遠在下一秒。人生就是這樣,永遠存在翻盤的可能,你永遠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只要你堅持下去,找對方法。”
如今,各地涌現出大學生創業熱潮,徐勝廣對大學生提出了忠告:一是創業成功的概率很低,創業就是在做一件需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走到成功的事;二是創業是一件需要主動承擔失敗的事,但創業者會因為生命在失敗中變得豐富多彩,決定創業后,要在失敗中堅持到最后。
徐勝廣說,一個最偉大的戰士應該是在戰場上被最后一顆子彈打死,因此創業要像夸父追日那樣,即使永遠都達不到目標,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