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回鄉創業,之前甚至又北大的才子,畢業之后回鄉養豬,也是讓人嘖嘖稱奇,不過人家到底是才子,最后年收入百萬。但是創業并不容易,成功的本來就少,更多的是失敗了。這不就有大學生看到農村的土雞蛋賣到30元一斤,于是就動了回家養雞的念頭,但是最后虧的血本無歸的事情。
其實也是他把創業想的太簡單了,養雞并不容易,首先要把小雞養大,那么小的雞仔本來就不容易成活,養大之后又要為下蛋發愁。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誤,都會導致土雞的大量死亡,損失巨大。
之前網上的消息稱土雞蛋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如果能夠養大并且下蛋,那么將會很賺錢啊,但是為什么會虧這么多呢?其實這是只看收益,沒計算投入的原因,你在收益之前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時間精力。
這都還好說,但是養殖期間市場在變化,小雞在變化,這都是不穩定因素,一但養成了卻沒人買,或者小雞得病傳染了整個雞群,都是欲哭無淚的事情。可以說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卻做無用功。
大學生創業就是,他很倒霉,什么事情都讓他遇到了,在剛開始因為不懂護理,導致一場雞瘟損失過半的雞仔。在補充了雞仔之后,細心護理,終于等到雞仔長大開始下蛋的時候,市場又不需要土雞蛋了,價格下降的厲害,成本都回不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既然要大規模養殖,銷售渠道也是一個問題,一個好的銷售渠道能夠讓你的產品更加快速的流入市場,資金回本也很快,但是一個不好的銷售可能讓你錯過很多機會,從而導致你賠的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