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事實要及時:老槐樹與小猴子的故事
一棵已有幾百歲的老槐樹,深深地扎根于一座大山中。
在它生長的無數(shù)春秋里,見過獵人捕獵;見過野獸們自相殘殺;見過人類在此決斗;還見過飛禽俯沖的雄姿。總之,老槐樹的見識之廣,在方圓幾十里內(nèi)是絕無僅有的。
有一天,一只剛滿兩歲的小猴子打此經(jīng)過,看到了老槐樹,站穩(wěn)腳步,上前和老槐樹套近乎,老槐樹見是一只初出茅廬的小猴子,所以沒有搭理它。
小猴子不急不惱,繼續(xù)問道:“老爺爺,在這里你的歲數(shù)是最大的嗎?”
老槐樹白了小猴子一眼,心想:這還用問,所有動物都知道。所以依然不理它。
小猴子指著天上飛的大雁接著問:“老爺爺,這些是什么?”老槐樹忍住沒笑出聲來,心想:這只小猴子真的是沒見過世面。還是置之不理。
小猴子仰著頭問:“老爺爺,你頭上一片一片的是什么?”老槐樹不耐煩起來,心想:它怎么連樹葉都不認識啊?仍舊沉默不語。
小猴子竟還執(zhí)著地問道:“這些東西能吃嗎?”老槐樹此時已忍無可忍,扭過頭,索性背對小猴子了。心想:這只可惡的小猴子,趕緊離開這里吧,真煩!
小猴子一看老槐樹始終不理它,反而歡快地跑了。老槐樹心想:這只愚笨的小猴子終于離開這里,我也該安心睡上一覺了。
不多時,老槐樹睜眼看到剛才那只小猴子帶領著一大群與它差不多大的小猴子朝自己這邊跑了過來。
老槐樹聽到剛才那只小猴子念叨著:“快,那棵樹上全是好吃的,這個老爺爺不會說話,不會限制我們的。”
老槐樹還沒醒過神來,群猴已經(jīng)一擁而上,爬到樹上,揪下葉子就往嘴里塞。
可是,葉子的味道又苦又澀,群猴紛紛要去找小猴子興師問罪,此時,小猴子早已溜走了。
眾猴大怒,它們使勁地折斷樹枝,撕扯樹皮,一會兒工夫,老槐樹的身上、頭上已布滿傷痕。
如果老槐樹起初就對小猴子表明:“這是樹葉,不能吃的,味道又苦又澀。”那么,這場劫難也就不會發(fā)生了。但是,它沒有回應小猴子的任何問題,使小猴子誤以為樹葉是種美食,并認為老槐樹是個啞巴。老槐樹的失誤在于:不明白不尊重他人就等于不尊重自己。
管理者對于員工遞交上來的報告或提議,要立即給予答復,這樣做可以激發(fā)員工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整個企業(yè)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樣也是尊重員工勞動的一種體現(xiàn),讓員工始終覺得自己備受重視,從而充滿激情。管理者要做到能馬上回答的就盡快回答,不能馬上回答的也要約定時間回答,絕不能愛答不理或是敷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