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王”孫穎莎的故事
1
賽場之上,她是打法兇猛的“小魔王”,在東京奧運會“雙殺”日本名將伊藤美誠,初出茅廬就在奧運賽場斬獲一金一銀;賽場之下,她是人見人愛的小可愛,一波軟萌捏臉殺,讓她成為整個國乒的“團寵”,更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偶像。
她就是孫穎莎,中國女子乒乓球隊00后新科奧運冠軍。
破解伊藤美誠發球:能預判對方發球旋轉方向
首次參加奧運會就拿到一金一銀,孫穎莎的成績可以稱得上驚艷,網友們稱贊她說:“用最奶的臉打最兇的球。”特別是“雙殺”伊藤美誠,至今讓球迷津津樂道。
對此,孫穎莎表示,賽前劉國梁主席、李隼指導在思想、心態等方面給她做了全面指導。“自己真正上了場,就全力以赴去拼,專注于每一分,在賽場上不管落后還是領先,只要不放棄,都是有機會的。那場比賽(女單半決賽),一直專注于自己,不管輸贏,總是想打好下一分球。”
談到伊藤美誠的“花式發球”,孫穎莎透露了自己的“破解之法”。“伊藤美誠打球非常有特點,我們兩個人是同齡人,交流較多,交手也很多次了,彼此之間非常熟悉,大概都能預判對方的發球旋轉方向。賽場上就看誰更堅定一些,信念更強一些。”
自己給自己叫暫停:一心投入比賽,下意識的表現
細心的球迷發現,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中,孫穎莎給自己叫了一次暫停,這背后到底有何玄機?
對此,孫穎莎說,運動員一旦投入比賽,會有一些自言自語、暗示。“這是一個習慣,也是下意識的表現。因為你投入到比賽中,會告誡自己下一步怎么打、出手不要猶豫,(相當于)在跟自己對話。”
對于女單決賽輸給隊友陳夢,孫穎莎坦言會有一些遺憾,但是收獲很多,會認真總結自己的訓練和平時的一點一滴,接下來還是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積累到拿冠軍(奧運會單打冠軍)的那一步。”
想成為“大魔王”:張怡寧是最高標準
東京奧運會期間,孫穎莎因其又狠又兇的打法獲封“00后小魔王”,也讓人們看到了張怡寧的影子。
孫穎莎透露:“其實在奧運會期間,我一直和寧姐(張怡寧)保持著聯系。因為第一次上奧運會,包括備戰期間,有不懂的地方會去請教寧姐,希望能聽取一些前輩們的意見,讓自己能提前預知到一些困難。比賽前會出現緊張、焦慮、壓力大等情況,她會告訴我應該怎么辦,包括她在大賽前的一些備戰經驗。”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真正的‘大魔王’!”結束了自己的首次奧運之旅,孫穎莎在微博上這樣寫道。
在談到“大魔王”的標準時,孫穎莎坦言:標準就是張怡寧,因為張怡寧已經是最高標準了。
當然,孫穎莎的偶像不止張怡寧一個,她說,龍哥(馬龍)、小胖(樊振東)都是她的偶像。
評價劉國梁的評價:更有動力了
劉國梁評價孫穎莎“是東京奧運會上最耀眼的新星”。對此,孫穎莎說:“這是對我努力的認可。我更有動力了,我會帶著這份激勵繼續前行。”
孫穎莎表示,在平時的備戰和訓練中,劉國梁主席對隊員們的要求非常嚴格,對于一些細節與大家溝通也很多。
同樣,孫穎莎非常感謝李隼教練。“李指(李隼)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教練。在我們備戰期間,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或出現錯誤,李指(李隼)會及時指導我們,指出問題,讓我們盡快找到自己的節奏,幫助我們調整心態。他就像父親那樣陪伴我們,呵護我們,讓我們能夠把最好的狀態展現出來。”孫穎莎說。
備戰全運會:全力以赴去拼,專注做自己
從奧運賽場回來,孫穎莎立即投入到全運會備戰中,她將參加女單、女雙、混合雙打和團體4個項目。
“目標肯定是有的,每一項比賽我都會全力以赴去拼,不管結果怎樣,我都會專注做自己,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孫穎莎說。
對于三年后的巴黎奧運會,孫穎莎“隔空”對話自己:“在這三年中,可能困難會很多,你會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挑戰每一個困難,你也可以去戰勝每一個困難。希望三年后的巴黎,你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
2
“最奶氣的臉,最霸氣的球!”中國乒乓軍團“00后”小將孫穎莎第一次登上奧運會的舞臺,兩次力壓日本隊最有實力的運動員之一伊藤美誠,在東京奧運會上斬獲一金一銀兩枚獎牌。這個長著肉嘟嘟的臉蛋、說話奶聲奶氣的21歲河北小姑娘,憑借在賽場上的硬朗球風,被球迷們稱作“小魔王”。這個有著強烈“反差萌”,被大伙兒寵愛的“小魔王”是怎樣“練”成的?
5歲結緣乒乓球:眼睛里全是球兒
2000年11月4日,孫穎莎出生于石家莊。5歲時,為了讓她鍛煉鍛煉身體,孫穎莎的母親把她帶到了乒乓球特色學校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練習打球,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一決定在16年后成就了一個奧運冠軍。
“孫穎莎剛來練球的時候差不多剛夠到臺子,扎著兩個小辮兒,奶甜奶甜的。”8月7日,正在石家莊和平西路小學乒乓球訓練中心指導孩子打球的陳曉琳教練說起孫穎莎,透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張口就是夸贊。
“顛球的時候我們就看孩子的眼神,有的孩子就是顛不了幾個就去玩了,孫穎莎能把自己沉浸在里面,不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眼睛里全是球兒。”陳曉琳告訴記者,一般的孩子顛兩三板就不顛了,孫穎莎每次都能堅持5板甚至更多。
除了定力強,陳曉琳很快又在孫穎莎身上發現了另一優點,“在教別的孩子新動作的時候,孫穎莎哪怕是剛好撿球經過,只要聽到了,她自己就能知道該怎么打,悟性特別高。”用陳曉琳的話來說,教孫穎莎打球很省心。
“跟誰打都認真,表情看不出一點厭煩。每次規定的練球時間結束后,莎莎總是不走,只要場館的燈亮著,她就會一直練。”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乒乓球訓練中心主任呂釗說,刻苦加“癡迷”就是孫穎莎練球的日常。
8歲獲得河北省苗子調賽冠軍
天分和努力的加持,讓孫穎莎很快脫穎而出。2007年,7歲的孫穎莎被選到了和平西路小學執教高年齡段學員的田躍祥教練的隊伍里,當時她是年齡最小的隊員。
田躍祥介紹,在河北省苗子調賽中,孫穎莎跟一群比她大兩三歲的選手比賽,獲得了冠軍,那一年她剛剛8歲。
冠軍之路·河北奧運奪金運動員成長探密|孫穎莎:最奶氣的臉,最霸氣的球
8月7日,石家莊市和平西路小學乒乓球訓練中心內,小學員們一起齊聲高呼“莎莎姐姐,我們以你為榮,我們向你學習!”長城網記者 張曉明 攝
“我們有意讓莎莎跟大幾歲的孩子打比賽,讓其他的隊員全部站在她的對面,給她的對手加油。”田躍祥為了培養孫穎莎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意給她出“難題”。畢竟是年僅幾歲的孩子,面對這種陣勢,孫穎莎有些承受不了,眼睛噙著淚花,盡管哭著也還是拼命打,最后贏了還是哭。事后,教練、家人再給她解釋、安慰。
“莎莎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有爭勁兒、咬勁兒,對每一板都不放棄,不會亂打一個球。”田躍祥教練有時候帶了一天課會有些疲憊,但一跟孫穎莎打球,他就來神了。正是孫穎莎的這種敢打敢拼、執著不放棄的態度,讓她一路前進。
一路闖關升級變身“小魔王”
2010年,10歲的孫穎莎因為在全國少年賽上的出色表現被選拔進了河北省隊。
“我從來沒有見過像她這樣的運動員。”在孫穎莎省隊的教練楊廣弟印象中,她雖然在隊里年齡最小,但練習最為刻苦,“孫穎莎不像其他小姑娘那樣愛玩,她會百分之百地投入訓練。結束訓練后,她一有時間還會重復練習學到的新動作。”
生活里除了乒乓球還是乒乓球,在集訓一個月后,孫穎莎就牢牢占穩了第一名的位子。
可即便是這般刻苦訓練,孫穎莎從省隊到國家隊的進階之路依然艱辛。
孫穎莎回憶,第一次沖擊國家隊未果讓自己一度消沉。后來,在楊廣弟的指導下,她針對短板進行訓練,逐漸練就了快、準、狠的正手進攻,并且使正手連續進攻成為一大優勢。
2014年全國少年乒乓球錦標賽上,孫穎莎意氣風發,卻意外止步16強,再次被國家隊拒之門外。這個時候,楊廣弟又對孫穎莎進行心理穩定性的強化訓練,這種訓練鍛煉了孫穎莎的超強心理素質。終于,孫穎莎在15歲那年,憑借過硬的技術和超乎別人的心理素質,敲開了國家隊的大門。
17歲時,孫穎莎從國家二隊躋身中國女乒一隊。2017年,在亞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上,年僅17歲的孫穎莎在出戰的四個項目上全部問鼎,拿到了女單、女雙、混雙以及女團四項冠軍。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孫穎莎只用了21天。因此,她在國際乒聯的世界排名從無到有,當年7月份一躍升至第十位。外界形容她猶如“一陣旋風橫空出世”。
一顆體育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在2020東京奧運會賽場上,在第一場混雙失利后,為了捍衛國球的榮耀,中國乒乓球隊頂著巨大的壓力。
“這時需要英雄站出來,就看誰能站出來。孫穎莎在面對伊藤美誠的時候打了一個漂亮的阻擊戰,使球隊的士氣得以迅速提升。”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不只一次地表達對孫穎莎的肯定。
重壓之下,孫穎莎在7月29日乒乓球女子單打半決賽中以4:0橫掃伊藤美誠,與陳夢順利會師決賽,提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鎖定這枚金牌。在8月5日結束的乒乓球女子團體賽中,孫穎莎再次以3:1擊敗伊藤美誠,幫助中國隊拿下第二場對陣。最終,由陳夢、孫穎莎、王曼昱出戰的中國隊以3比0的大比分戰勝日本隊,獲得冠軍。孫穎莎也為河北乒乓史上增添了首枚奧運金牌。
“孫穎莎是這屆奧運會最耀眼的一顆新星。雖然女單沒有拿冠軍,但在國人心中早已超越了冠軍的影響力。”在劉國梁看來,孫穎莎的內心非常干凈,性格和打球一樣,不糾結、很干凈,“她用實力和表現征服了世界乒壇,這非常難得。我認為她是新時代的偶像和榜樣,不僅僅屬于乒乓球,也屬于整個中國體育界。”
“單打比賽結束時,很多人問我,作為‘00’后運動員我最希望讓大家看到什么。我想就是勇敢和無畏吧,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這份‘莎氣’繼續前進,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真正的‘大魔王’!”8月6日,孫穎莎在微博上寫道。
3
倒帶,孫穎莎的前輩們。河北女乒上次去奧運會還是2004年雅典,牛劍鋒單打輸給朝鮮選手金香美,無緣更進一步,女雙和郭躍拿到一枚銅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高軍和福建姑娘陳子荷殺入女雙決賽,斬獲銀牌。再往前追溯到1988年漢城,乒乓球項目首次進入奧運會,李惠芬奪得女單銀牌。2021年8月5日東京女團決賽之夜,隨著中國隊3比0碾壓日本隊衛冕女團冠軍,孫穎莎創造歷史,她也成為河北歷史上第一位乒球奧運冠軍。
她打伊藤效率最高
女團決賽對陣出來后,第一雙打陳夢/王曼昱VS石川佳純/平野美宇,第二場孫穎莎VS伊藤美誠,第三場王曼昱VS平野美宇,第四場陳夢VS伊藤美誠,第五場孫穎莎VS石川佳純。雙方實力懸殊,比賽沒打到第四場就結束了。牌面上看,孫穎莎出任兩場單打,是被委以重任的女一號,去捉日本隊女一號伊藤美誠。
第一場,陳夢/王曼昱在先丟一局情況下3比1逆轉石川佳純/平野美宇。第二個出場的孫穎莎延續前面單打贏伊藤勝率,3比1輕取對手。贏了伊藤,日本隊基本就沒什么抵抗能力了。伊藤橫板生膠快攻打法,遇上孫穎莎橫板兩面弧圈掄開了,生膠速度優勢蕩然無存。當然伊藤已非傳統意義上的橫板生膠打法,用劉國梁的話說,“她賦予了這種顆粒打法精神力”,出道以來贏過中國隊所有一線世界冠軍。第三場王曼昱3比0勝平野美宇。
其實,女乒三朵金花打伊藤都有各自一套:孫穎莎反手長球走起,以快制快,沖爆對手戰術體系,王曼昱以我為主,剛猛大力弧圈開道,純正的弧圈壓制速度戰法,陳夢則像一位耐心的獵人,善于后發制人。
從對戰數據上看,孫穎莎對伊藤戰績最佳。從2018年德國公開賽開始到本屆奧運會之前,孫穎莎和伊藤共交手7次,她贏了6場,其中就包括了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單打1/16決賽、2019年世界杯團體賽和2020年世界杯單打半決賽。還有很重要一點,孫穎莎比賽氣質好,殺氣騰騰,她打伊藤效率最高。
不被定義的00后
看孫穎莎的比賽,她的勁兒太足了,請叫她暴力莎吧。
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女雙決賽,孫穎莎/王曼昱4比2戰勝日本組合伊藤美誠/早田希娜,首奪世乒賽女雙冠軍。鰻鯊組合是兩門迫擊炮,接球就擰拉,跟進一波一波地轟炸,最后徹底轟垮對手。
從來沒看過觀賞性這么強的組合,那時,我們仿佛聽到新生代風吹樹林的聲音。2017年剛出道時,孫穎莎驚艷日本公開賽,決賽戰勝陳夢奪冠,那時候的小丫很猛,反手擰拉,正手挑打。省隊教練說,她打球那股聰明勁兒像朱雨玲,后來越來越強,被贊是“朱雨玲與劉詩雯的合體。”成為女乒主力后,中國女乒主教練李隼輕輕一句“她很像張怡寧。”張怡寧是女乒有名的“大魔王”,孫穎莎“小魔王”的美名不脛而走,像某種確認,像一個新時代的輕輕開啟。
乒乓改塑料大球后,選手技術也是突飛猛進。師從肖戰的王曼昱被稱為女版張繼科,動作舒展,很有點乒乓芭蕾味道,孫穎莎則多變,靈動,均衡,像龍隊。女子技術男性化,男隊兩大巨星技術風格終于在她們身上實現了。
2020威海女乒世界杯,孫穎莎接替朱雨玲出戰。首登世界杯賽場,孫穎莎決賽負于隊友陳夢獲得亞軍。“看孫穎莎比賽,你會覺得那么舒服,是因為她一直跟著她的重心在移動,所以你覺得是那么流暢。”ELTA體育臺評論員周東昱從專業角度點評了孫穎莎世界杯表現。
孫穎莎的球不止剛和暴,還很美,它像一條游動的鯊魚,代表著當今世界乒壇潮流打法。
去飛吧,莎莎
2018年諾獎獲得者奧爾加·托卡爾丘克曾寫過一段話,“如今,媒體、社交網絡和直接的在線關系,滿足了現實的需求。擺在我們面前的不可避免的也許是一些新的超現實主義和重新被布局的觀點,這些觀點不懼悖論,面朝簡單的因果關系逆流而上。哦,是的,我們的現實已經變成了超現實。”她的洞察發人深省,以犀利的筆鋒描述了我們眼前高速向前的生活。
東京乒球賽場頗有點超現實的味道。作為小球項目,乒乓球選手成才比較晚,根據東京奧運周期,1994年的陳夢和1993年的石川佳純本該是這屆奧運會當打主力,雖然她們都在各自團體陣容之中,風頭卻被“零零后”小將們搶去,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這都起于東道主日本隊的斷代培養戰略,避開正面進攻,直接啟用下一撥小孩伊藤、平野去沖擊中國隊。
東京奧運會女單決賽,陳夢和孫穎莎分獲冠亞軍。中生代陳夢技戰術實力雄厚,像一面墻一樣橫在對手面前,其制造的壓迫感令所有人絕望。孫穎莎青春無畏,靠氣勢前行,可以放開去沖擊。一個人有一個人的使命,一個負責排雷,一個負責奪旗。
東京大幕落下,孫穎莎拿到1金1銀,這是一份很棒的答卷。河北是乒乓大省,擁有的世界冠軍僅次于上海,位列全國第二。如今,我們終于等來了第一位乒球奧運冠軍。
青春列車已經從東京駛出,占據C位的孫穎莎是下兩屆奧運會中國隊的王牌手。莎莎,2024巴黎見!莎莎,2028洛杉磯見!她太年輕了,21歲還不到,還有著無限的上升空間,期待她的表演吧。
時間:2022-02-06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