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相信求職網站
遭遇維權尷尬
記者對求助電話進行了梳理,發現暑期打工的學生大多缺乏社會經驗,法律意識淡薄,存在就職時間短、急于求成的心理,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這些人提早設局,布下陷阱,讓學生不自覺地往里鉆,出了問題后,總是推托敷衍、消磨時間,妄圖不了了之。一些學生盲目相信從網站、公告欄獲得的信息,然而這些信息無人對其進行核實與審查。暑期打工,學生與用人單位往往不簽訂勞動合同。當受害學生到勞動保障部門投訴不法雇主時,出現的局面卻很尷尬:《勞動合同法》中并沒有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維權的相關規定。由于在校大學生打工基本屬民法調解范疇,勞動保障部門對大學生打工維權愛莫能助。
遇到法律問題
可撥打12348求助
蔡劍揚提醒,首先,大學生暑期打工不在全日制勞動合同規范保護范疇之內,和用人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但同樣存在雇傭關系。《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等。
此外,蔡劍揚提醒一旦打工學生在打工期間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造成其他人身傷害,仍可參照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或者有關非全日制勞動用工等規定尋求法律救助。
除了暑期打工的學生,市民如遇到任何法律問題,可隨時撥打公共法律服務熱線12348進行咨詢與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