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10年以前,本科生就代表著金飯碗,出來就會有好工作,然而10年后的今天,各大高校的畢業生卻面臨著就業危機!大家知道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是多少嗎?114萬人;到2015年,其畢業人數已達749萬人!由此可見,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壓力成幾何倍增,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造成就業困難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吧。
首當其沖的,就應該是最開始提到的,畢業生人口基數大。近十幾年來,中國重視教育發展,擴展教育資源,使得更多的學子受益。早在改革開放以前,高等教育極其不發達,入學比例小于千分之二,教育普及程度及其低。然而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中央及其重視教育發展,直至2000年,已初具規模。200年以后,教育發展更是超過了世界平均發展水平。國家重視教育,所以我們當代人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能夠進入高等教育的學子也更多了。所以造成了畢業人口數增多。
第二,經濟危機遺留的影響。由于發達國家經濟結構更加復雜,恢復更加困難,相較而言,中國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小于發達國家,并且經濟危機之后,中央政府出臺各種政策,國內經濟發展相對繁榮。但是發達國家的恢復和國內就業問題有什么關系呢?對進出口貿易順差有著極大的影響。眾所周知,中國是出口大國,如果國外對中國制造的商品需求減少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國內生產總值便會減少,需要的勞動力也就減少了。
第三,勞動市場的供求關系。例如,由于中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形勢良好,對于經濟類專業的畢業生較大,有不少的學生都選擇經濟管理這一方面的專業。雖然對于這一專業的人數需求有所增加,相對的此類畢業生也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后者增加幅度大于前者。所以大家在選專業的時候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