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平心而論,單從本科畢業的程度看,一本、二本、三本的學生,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的掌握,都可以少到忽略不計。
但是,越是好學校畢業的人,就越有優越感,越有自信,越會在日常工作中不服輸,并展現出高出一般人的水平,這些并不是能力的差別,而是自信帶來的差別,這樣的差別,從最初的忽微,很可能演變為一兩年后的巨大。
網友二:
我覺得差距在哪呢,拿件事舉例:我打算做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難度和風險極大。我把這個想法先告訴三本的好友,他們勸我不要做,因為那看起來不可能,意思就是“別折騰,認命吧”。后來我又和一個在北大數學系的高中校友聊了,他首先幫我分析了風險,然后建議我怎樣去做,最后說,“只要你以后不后悔今天的選擇,你就要馬上行動而不是空談”當時我覺得,即使是985,我們之間差距還不小的。
其實,三本學校也有人才,這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網友三:
這算是一本和二(三)本之間最直接的、最殘忍的差距。
我現在的公司,明確規定,在同為本科生的情況下,985起始工資比一本多300百,一本比二本多300。而三本,直接就不招了。
也許你覺得這點差距并不多,但這還沒算福利和以后的晉升空間呢,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網友四:
就我個人經驗來看,一本優秀學生的眼界和思想會普遍比二三本學生要廣,直觀的感覺就是,優秀學生看過更多的書,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對一些特定的如科技動向、政治等領域抱有一定的好奇心并且往往能夠發揮出一定的見解。在同二三本同學聊天時,有時候我會產生一種無法融入圈子的無力感和疲憊,和男同學聊天時最多的話題是游戲旅游女朋友,和女同學聊天時一般都是時尚電影音樂動漫男朋友。而有時候和身邊的優秀的同學聊天的時候,行業的前景,政策的走向,一些學科前沿內容,大家的人生理想和未來的規劃,都會成為聊天的內容,當然,我們也聊電影美食時尚游戲,但是有一種更加合拍的感覺,不會存在雙方認知有差距這樣的問題。
網友五:
有什么差別?我旁邊工位內哥們是北大畢業的。我是三本畢業的。
首先人家英語比我好。
其次人家比我專注。我基本上看一會代碼就玩一會。
然后。人家確實比我水平高。雖然我是寫后端的。但是前端沒人我也得頂上。跟他干活。看他的代碼。真的質量好太多。一般人比不了
最后。雖然他各種比我強。但是我也不自慚形穢。因為我這背井離鄉是為了打工掙錢。又不是跑來比學歷的??
網友六:
我們有個老師說過一句話:“三流大學也有一流的大學生。”但是,因為中考高考的篩選,一流大學的一流大學生比例一定會高于二三流。一流的大學生即便不幸掉到二三流大學,感慨下命運不濟之后定會發奮圖強,擺脫命運;二流大學生如果僥幸升入一流大學,可能會受環境影響,發奮進階一流;如果不幸墮入三流大學,很可能也會遭到環境影響,墮落成三流大學生;三流大學生進了三流大學,往往是抱怨之后接著dotalol…而三流大學,多數都是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