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一部分大學生、乃至高中畢業生,被招聘到了重慶至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成為了學思1+1的任課老師。大家反映,如今課上完了,但工錢卻只拿到了一部分。
吳佳俊是今年的高三畢業生,參加完高考之后,他就應聘成為了學思1+1的一名老師,負責在北碚歇馬,對所招的中小學生進行學科培訓,他所在的點開設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多門課程。按理說,一個月的課程上完了,可以拿到1500多塊錢,可最后,只拿到了600多。
跟吳佳俊一樣,很多在校大學生也加入了學科培訓的行列,分散到全市60個點,開展宣傳、招生、租房子、當老師上課,具體工作全是他們在做,不過到頭來,每個人的工資都沒有拿全。
學思1+1負責人認為,公司跟每個學生都簽有合同,對于哪些情況下要被扣錢,之前也做了說明,他們只是按合同辦事。
按照負責人的說法,老師們被扣錢,與沒有完成課時、沒有完成招生指標、管理上松懈等多個因素有關。但同學們認為:每一個點的教學任務,他們都是如期完成了的,即使要扣,也不至于那么多。由于雙方各執一詞,問題一時半會協商不下來。學生們表示,他們準備向勞動、工商等部門反映情況,以尋求幫助。采訪中,至航教育科技的法人也表示,歡迎大家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重慶至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并不具備開展學科教育、培訓的內容。換句話說,該公司的實際經營,已經涉嫌超出了核定的經營范圍。
在同學們提供的重慶至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上,記者看到,工商部門核準的經營范圍,只有教學設施、軟件研發、銷售,以及企業管理咨詢等內容,根本沒有課程培訓,據來這里兼職的學生介紹,該公司位于涪陵珍溪鎮的教學點,還為此被相關部門調查過。
根據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教育咨詢服務機構,未經許可,不得從事教育培訓活動,尤其開展語文、數學等學科內的培訓,否則屬于違規辦學。
這里
兼職的學生們還告訴記者,學思1+1還涉嫌虛假宣傳,該公司的宣傳資料稱,這里的老師都是重點院校的本科、研究生或者重點學校的優秀教師授課,然而實際上的情況并非完全如此,像吳佳俊這樣,剛剛高中畢業、尚未進入大學的學生,也成為了這里的老師。
同學們表示:將把這些情況向工商和教委等部門進行反映。對此事的進展,第1眼和630也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