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區某高校一學生小張向金華日報反映稱,他在某招聘平臺
找兼職之時,有一家公司曾讓他前去面試,可去了之后才發現該公司根本不提崗位招聘的事情,而是讓他先去學習UI設計,還讓他交學費,沒錢交學費就讓他辦理貸款,這讓他覺得很蹊蹺。他上網一查,發現曾有好多人與他有著同樣的經歷,而且都是差不多的套路。
學生想兼職賺錢,被要求先交“學費”
小張是金華某高校大二的學生,今年在做完暑期社會實踐后就打算在金華找個兼職,賺點“外快”。由于小張在學校學的是平面設計的專業,也經常參與設計一些海報,就想要找一個與平面設計相關的工作。
前幾天,小張在某招聘平臺上看到有一家電商類的公司在招聘美工,主要做一些海報的平面設計工作,但要求全職。“我當時想著這個崗位還挺適合我的,專業也對口。”他說,雖然上面寫著全職,但還是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問一下能否提供兼職。小張隨即撥通了該公司的招聘電話,得到的回復讓他喜出望外。
小張說,該公司的人事部經理表示很樂意接納大學生去公司兼職,并要求他第二天就帶上之前的作品去公司參加面試。“我當時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第一天找工作就馬上有回音。”接到通知后,小張當晚就將自己之前比較滿意的作品連夜整理好,打算明天一早前去面試。
第二天上午9點,小張依約來到該公司面試,可是等了半個多小時也不見面試官前來。“我當時有點坐不住了,就站起來去問人事部的經理何時可以進行面試。”小張說,沒想到該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卻告訴他不需要面試了,先去學一下UI,并去財務交一下“學費”。
“我當時愣了一下,感覺怪怪的,但又覺得直接拒絕不太好,就假稱沒有帶錢。”小張說,在他說沒有帶錢的情況下,對方卻讓他直接辦理貸款。
對此,小張覺得事有蹊蹺,就假借“回家考慮一下”的說辭離開了該公司。事后,小張在網上查詢看到,該公司已被多人吐槽,在業內的名聲很差,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入坑”。
兼職套路多,多與“金錢”有關
據了解,目前找兼職的對象大多都是一些在校的大學生,他們通過各種招聘平臺獲得兼職,從而賺取一些生活費用。不過,也有一些所謂的“兼職”會自己找上門來,而且誘惑力很大,往往都是“事少錢多、省力拿錢”的工作。市民黃先生就曾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事情。
黃先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平常負責公司的文案策劃工作,工作比較自由。今年6月,黃先生在網上看到一份兼職網絡打字員的工作,只要每天有空的時候打打字就能輕松獲得100多元的外快,這讓黃先生動了心。“我當時覺得挺好的,就主動和對方前去交涉,不料對方卻讓我先交一部分保證金。”他說,當時他提出面談卻遭到對方的拒絕,并要求他保密。黃先生當即覺得不對勁,馬上就向警方報了警。
事后得知,這是一個有組織的詐騙團伙,之前已有多人上當受騙。警方表示,現在網上兼職的套路很多,但基本上都與“金錢”相關,騙子會先以“輕輕松松賺好幾百”的誘人價碼迷惑當事人,然后再要求當事人交納保證金、個人所得稅、會員費等各種費用。
對此,警方也提醒:不論是找工作還是做兼職,凡是需要自己先付錢的工作,基本上都不可信。網絡騙子專門以那些單純又渴望掙錢的人為欺騙對象,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謊言,要保持頭腦冷靜,避免上當受騙。
避免兼職套路,“三要兩不”要牢記
兼職被套路的事件最多的還是發生在寒暑假的大學生里,很多中介或是騙子利用大學生急于賺錢的心理想出各種招數吸引大學生們“入坑”。如何辨別兼職的真偽顯得尤為重要,以下的“三要兩不”需要牢記。
要謹慎選擇找兼職的渠道。現如今,各類求職網站泛濫,各類大中小型的人才市場魚龍混雜,里面的各類招聘信息真偽難辨,讓人眼花繚亂。在選擇兼職或是招聘渠道的時候,應該盡量選擇有正規勞務資質的人才市場或是中介、媒體等,并有選擇地對平臺內的公司和崗位進行刪選。
要正確明辨招聘信息的真偽。即使在正規的招聘渠道中,也難免會有不好的企業“混入”其中,當事人要擦亮眼睛仔細辨別。比如,在看到一個相關的工作崗位時,應該有意識地去“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官方網站查詢下該公司是否存在,了解其發展情況以及口碑如何,再考慮是否前去面試。在面試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將自己的所有疑問問清問透。
要主動掌握一些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信息,保證自己的權益。法律是對求職者最有利的武器,求職者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勞動法規,比如勞動報酬、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者應承擔的責任等,不當“法律白癡”。
不要相信從天而降的“餡餅”,這往往都是陷阱。很多騙子都會打著高薪招聘的旗號,無論其待遇多好,求職者千萬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輕信口頭許諾,并及時到相關部門咨詢,否則輕則被騙工騙錢,重則遭受其他人身傷害。
不要輕易透露個人的身份信息。在求職時,千萬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畢業證等相關重要證件作抵押,其一是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其二是避免心懷不軌的用人單位扣留證件。如遇此類情況,可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