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招聘季,畢業生也紛紛離開校園,踏入社會進入求職狀態,但是大學生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
大學生求職心切也讓不法份子找到“商機”,傳銷詐騙花樣繁多但也是讓畢業生防不勝防,只有學會辨別這些陷阱,才能遠離它?
陷阱一:掛羊頭賣狗肉的傳銷組織
在互聯網發展的同時,也給了大量虛假信息肆意傳播的機會。很多傳銷組織打著其他公司名號發布招聘信息,引誘求職者上鉤。前期,網上求職少年李文星入傳銷坑遇害”事件將傳銷再次向求職者敲響警鐘。
這些傳銷組織可謂是無孔不入,從以前的“殺熟”,即拉人頭’,依托親戚、朋友、同學、戰友拉攏組建傳銷網絡,隨著公眾防范意識的提升,借用網絡平臺,以大學生為主的年輕人成為了傳銷組織的主要獵物。
專業反傳銷人士提醒:“如果接你去公司的中間人,不是把你接到寫字樓或者辦公樓,而是接到破舊的居民樓、城中村甚至偏遠農村,那么就該及時收住腳,不然十有八九陷入傳銷組織。”去外地應聘的時候,也最好是結伴同行。
騙術二:高薪誘惑畢業生繳納培訓費
畢業生在網絡招聘平臺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招聘信息,門檻低,工作簡單,薪資卻非常高,畢業生剛出校園很容易被這樣的招聘信息忽悠。在網絡招聘信息中薪資誘人的多為披著羊皮的狼。
這些公司要求畢業生簽署內部培訓合同時貸款繳納幾千元的培訓費,公司承諾:內部安排工作,本科畢業月薪在4000元以上,且在工作后才開始分期償還費用。”但實際上的內部安排是噱頭,簽署培訓機構合同以賺取培訓費才是真。
這種求職陷阱其實是培訓企業與信貸機構合作,讓求職者以個人名義向信貸機構貸款作為“培訓費信貸機構為了牟取高額利潤,可能存在放寬對貸款人的資質、身份的核實,進而誘導大學生進行分期貸款。
一旦畢業生接受公司所謂的“培訓”,信貸機構放了款,這些求職者就是待宰的羔羊,從而陷入漫漫還錢的“求職貸”中。
這些不法分子在網絡上瘋傳類似招聘信息,淘寶刷單、淘寶客服,招打字員每天輕松賺幾百元的。還是以高薪誘惑畢業生求職者繳納會員費、押金等不正當費用,引導“上鉤者”繼續發展其他會員,或者干脆消失不見。
畢業生求職時遇到需要繳納各種名目費用或者押金的,那就不需要考慮了,因為這樣的用人單位十有八九都是騙子,小心上了他們的當。
作為剛出校園,社會經驗缺乏的大學生求職者來說,提高安全意識,保護好個人資料,提防“黑中介”是時時刻刻都需要注意的。而通過正規的招聘渠道找工作,不要輕易答應對方提出的不正當名義的收費要求,不要輕信高薪待遇的話,必要時可通過警方來維護自己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