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富士康被曝非法讓實習生加班新聞引網友激烈討論,近些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重,導致大學生就業門檻越來越低,實習生已經淪為廉價勞動力及免費勞動力,那么實習生勞動權益被侵犯時該如何維護自己呢?
被學校強制送到富士康,實習生每天工作11小時
日前,一些高中實習生向媒體曝光鄭州家富士康工廠實習工作時間長達11個小時,任務是組裝iPhone X。富士康則稱,“所有(學生)都是自愿加班的,而且給了報酬和補償。而實習生則表示自己都是被強制送來實習和強制加班的。
今年9月,當時鄭州城軌交通中等專業學校向當地蘋果供應商富士康工廠輸送了3000名實習學生。這批實習學生年齡介于17歲至19歲,他們說,自己被告知,需要在這家工廠工作三個月,以獲得“工作經驗”,使他們能夠畢業。但是每天所謂的“實習工作”跟他們學習的專業并沒有多大關系,而且他們無法忍受每天長達11個小時的工作。
富士康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們手上很多電子產品均出自于該組裝工廠,而且它還是蘋果在亞洲的主要供應商,每天生產大量的電子配件及成品,因為對人力的巨大需求,近幾年來富士康工廠加班逼死員工案例時有發生。
為了應對iPhone的季節性供應,富士康每年都要雇傭大量短工,而這些短工的來源當然靠簡單的人力資源公司就能解決的,為了完成工作量,富士康工廠開始于一些職業學校合作,學校提供勞動力,工廠提供工作經驗及報酬,看起來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卻忽視了學生主體的感受,不到20歲的高中生為了畢業而忍受11個小時的加班,本就已經背離初衷。
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人數激增,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中,大學生回爐重造上技校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很多高中生都會選擇一所包就業的技工學校就讀,這樣既能拿到就業證書,也不愁找工作,但是無論怎么樣,都要注重保護自己的勞動權益。
實習期間也要保護自己的勞動權益
其實,實習生是大學生正式工作前的試探,一般是大三、大四的時候,可以找家合適的公司實習,積攢一些工作經驗,但是實習生低薪甚至零薪水的事件也是經常被爆出,實習生被當廉價/免費勞動力已經是常態,那么大學生實習就該自己花錢買經驗嗎?
不然,首先,我們在找實習工作時應該像找正式工作一樣,提前了解實習公司的經營狀況及經營業務,以免被“皮包公司”蒙騙做免費勞動力。
其次是,要問清自己實習期間的工作內容及工作報酬,一般實習期間的工資會比較少,有些公司甚至沒有,但是實習工作補貼一定會有的,我們雖然是去實習,但是只要付出勞動力就該得到相應的報酬作為回應。
最后是,實習期間如若有被剝削勞動力及竊奪知識成果的行為,都該予以反擊,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公司該行為,像這種強制加班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害勞動者自身的權益及生命安全,所以應該強烈抵制剝削實習生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