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用出遠門就能在村里的服飾公司打工,許多人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有的人技術好,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而且上班方便,下班也不耽誤照顧家里。”1月22日,湯陰縣菜園鎮后皇甫村貧困戶王海珍向記者介紹。
王海珍打工的這家服飾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菜園鎮產業扶貧基地之一。成立幾個月以來,在車間里上班的工人已有40多人,另有10余名年齡較大的婦女在家
兼職。
“之所以貧困,許多人是因為信息閉塞,致富的辦法不多,在幫他們樹立信心的同時,還要幫他們找準致富的門路,找到增收的點子。”這是省派駐后皇甫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卞士生和村黨支部書記李玉峰的看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卞士生通過調研發現,村民收入單一,除去在外打工的青壯年勞力,其余人在農閑時基本無事可做。村干部商量后,決定大力發展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2016年7月,該村成立了湯陰縣甫瑞農業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模式,主要為村民提供農作物種植、銷售、加工及光伏發電等服務,使村民通過入股分紅和在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去年7月,后皇甫村建設完成光伏發電項目1個,18戶貧困戶從中收益。這些舉措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更進一步壯大了村集體的經濟實力。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在卞士生的幫助指導下,李玉峰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想方設法爭取上級資金項目,積極推進各項民心工程。過去,后皇甫村的大街小巷比較破舊,如今,村里的街道干凈整潔,家家院墻粉刷一新,路兩旁新種植了紫荊樹、海棠樹等。夜晚,180盞太陽能路燈把村里照得分外明亮。除了街道干凈整潔外,該村新建的公共廁所、垃圾池也投入使用,一所幼兒園正在建設中。
“下一步,我們將努力補齊發展短板,加快建設美麗鄉村進度,計劃把村外所有的田間道路修好,并鋪設地埋管7000米,建排水溝5000米,在永通河上新建一座長55米、寬8米的橋梁。”談起今年的工作,李玉峰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