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險惡,你爾我詐這是無法避免,更何況職場這個明爭暗斗的大江湖呢。在職場你生存能力不強那就成他人斗爭的犧牲品做準備。
近日,我們原本平靜的通信IT圈被一中興某員工因被辭而跳樓自殺的新聞炸開了鍋。這為逝者是中興的程序員名叫歐建新,今年42歲。歐建新出生于武岡普通家庭,學生時期成績優異,本科畢業于北航,碩士畢業于南開,華為八年,中興六年,名校學歷,大廠經歷,用"職場精英"形容他一點不為過。98年畢業迄今快20年,趕上了深圳高速發展的紅利期,成家立業,買房買車,兒女雙全,經濟和生活都羨煞了不少旁人。
12月1日,部門領導突然找他談話,期間流露出勸退的意思。當時他完全沒有預見到這個局面、一時無法接受要被公司辭退的決定,難以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回來后悶聲不坑,臉色非常難看。
本來對公司辭退方案已經不滿卻無法辯駁的歐建新,只能寄希望于公司念其苦勞能在股價上有所補償。但是在補償方案的溝通中,公司領導態度冰冷而強硬,完全從勸退變成了逼退。
"我們公司有內部矛盾,我很可能成為犧牲品。"這是歐建新和妻子說的最后一句話。
在從談話回來3個小時后,他從大樓一躍而下,舍下家中的老人、妻兒,結束了42歲的生命。
對于中興程序員跳樓紫自殺評論眾說紛紜,很多太不近人情:“純粹是個人心理素質不行”,“一死了之不過就是為了逃避問題,這種人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或是咒罵企業冷血,或有人提到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修養,提高自我的不可替代性。
在沒人知道歐某死前到底經歷了什么的情況下,指責他無能或心理素質不過關是武斷的,也丟掉了人性溫度。
也有人說他技能單一,除了自己干的一攤工作,接觸不到其他的,一旦從事多年的技能過期了,轉型困難。這倒也是實情,但是不是指責的理由。這也是大公司的“通病”吧,大公司有個特點:分工細致,任何一個員工都是從事某一部分的工作,也就是所謂的“螺絲釘”,這也就導致了大型企業的員工只能幾年如一日地處理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于工作之外的其他內容,也是兩眼一抹黑的。
歐建新大概沒有提前意識到自己的職業危機。中興的狀況近幾年越來越不樂觀,行業會落伍,通訊的舊技術也會過時。不論壓低股價回收的事情是否屬實,中興若真的做到這一步,其中也不乏經濟方面的壓力,而這種種的不樂觀,作為員工其實是可以預判趨勢的。且不說能不能完全避開危機,但至少有機會提前準備退路。一味地跟隨公司的需求而發展,沒有及時全面地更新自己,窮途末路時,吃虧的還是自己。
拿這個自殺的資深工程師來說,如果他在平時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一些培訓機構給學生們講講編程,或者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個個人工作室接一些單子,都是不錯的方式,日積月累,也能取得一番成績,至少比突然被公司勸退,毫無準備,倉皇失措選擇自殺要強百倍。
中年危機是正常的,每個人都一樣,哪個公司沒有宮斗?我們改變不了公司,只能改變自己。
下面是兼職網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幾招宮斗防身術:
首先,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千萬不要幻想埋頭苦干,就能出人頭地,千萬不要相信什么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鬼話。職場險惡,你要低頭干活,更要抬頭看路。工作的時候,也要不斷觀察周圍的環境,聰明一些,不是為了害人,而是為了防身。
其次,要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原則。將朋友搞得多多的,將敵人搞得少少的,這才是玩轉職場的鐵律。這時候,“求同存異”一定要記住!撕逼現在是辦公室的常態,但是一定要注意,撕逼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在撕逼前,要想一下,和人家撕破臉對你有什么好處,要有結果思維,從結果倒推,否則如果只是出出氣,最終自己毫無收益,那么這種就是給自己未來樹敵,得不償失!
職場里有一個“忍、狠、滾”的三字要訣,推薦給大家仔細琢磨。“忍”是說,你剛到公司,或者公司剛換領導的時候,你要做的是“忍”,不要沒看清形勢的時候就貿然站隊,否則你死的時候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忍”不是無為,而是多看、多想、多聊,伺機而動。
“狠”是說,你要有底線,在職場要軟硬兼施。不去害人,但也不能在被人害了還給人家數錢而無動于衷。當你的底線被別人挑戰的時候,要勇敢站起來亮劍!這種亮劍,是一種姿態,顯示自己的實力,也讓那些要害你的人忌憚!
“滾”是說,當你大勢已去,翻盤無望的時候,就要識時務者為俊杰,及時離開。一是離開的時機很重要,要在巔峰的時候走,而不是被人趕走,這個很重要。
生活中的坎兒太多,無論被虐成什么樣都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生活就要去各種嘗試,你不試試怎么知道呢?莫讓中興程序員跳樓的悲劇重演,把該承擔的那部分責任擔負起來,逃避那你永遠就是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