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女大學生突然接到網店"客服"電話,稱因誤操作將其納入了代理商名單。她本想不予理會,但對方苦苦哀求,于是她心一軟配合對方操作,被騙5萬元。
小夏是南京某高校大學生,1月2日,她突然接到陌生來電,一名年輕男子自稱是某電商平臺一家服飾旗艦店的客服,不久前小夏在他們店里買過衣服。小夏回憶了一下,還確實有這么回事。客服告訴小夏,由于他們員工操作失誤,一不小心將小夏的信息錄入到了代理商的名下,還簽署了協議,如此一來店鋪不僅要面臨電商平臺的處罰,小夏后續也會被各種信息不斷打擾。
這位客服央求小夏,請她配合解除這個協議。需要和銀行工作人員聯系,制造一個進賬和退款的流水,小夏覺得麻煩就拒絕了。然而,客服又打來三個電話,"我聽他語氣特別懇切,就心一軟,答應了幫忙。"事后小夏告訴民警。隨后,客服稱要將電話轉接到
上海某銀行總部,接電話的男子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名叫"陳軍"。
對方詢問了小夏的支付寶賬戶信息,并告訴小夏,通過調查,發現她的確和這家服飾網店辦理了代理商分期協議,現在需要通過銀聯解除合同。在"陳軍"的指導下,小夏將自己支付寶里的4000元錢全部轉出到了銀行卡上,同時通過支付寶上的螞蟻借唄將8萬元額度提現,也轉到了銀行卡上。之后,小夏根據"陳軍"提供的受理單號,準備將8萬元的額度全部轉到客服所說的代理商名下,再讓客服解除協議。
由于該銀行每日交易限額為5萬元,于是小夏只轉了5萬元到對方的賬戶。操作進行到這一步,小夏才醒悟過來,自己不是在給一個陌生賬號匯款嗎?此時,"陳軍"又聯系小夏讓其繼續轉賬。意識到可能被騙的小夏趕緊掛斷電話,來到南京梅園新村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警后,警方立即展開緊急止付,但之前轉出的5萬元已經被人轉走。目前,警方已經立案調查此事。辦案民警翟靜雅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小夏遭遇的是典型的通訊網絡詐騙。"騙局的理由可以千變萬化,但騙子最終還是會誘導受害人進行轉賬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