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熱線接到數名在校大學生電話,稱去年參加了“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組織的“刷單”兼職被騙。
學生李穎表示,現在每天都接到數百個威脅電話、短信催她還錢,甚至有人找到她租住的地方,在大門上張貼一張“限期還款”通知,令她感到非常恐懼。“當時只拿到100元
兼職費,現在卻要讓我還5000多,現在想想自己當時那么聽信騙子的話,真的太傻了!”
當事學生稱,此次像李穎一樣被騙的昆明高校生,大部分就讀于云師大商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昆明機電工程學校等高校,還有曲靖、安寧等地的學生。
針對學生們關心的問題,云南弘石律師事務所主任何汝惠表示,債權人通過威脅、非法拘禁等手段一旦帶來人員傷害,將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由于學生都在合同上簽了字,逾期不還款很可能影響個人征信記錄。”
(位于昆明市龍泉路機電學院側門的“品臣投資”分店已經人去樓空)
兼職
幫企業“刷單”,被要求提供個人信息貸款買手機
李穎課余時間喜歡運動,還在學生會擔任職務,校園生活比較豐富,但還是會抽出時間來做點兼職,用她自己的話說:“家里比較困難,想多掙點錢,減輕家里負擔。”去年11月,她在用手機聊天時,一條兼職信息彈了出來:“充當客戶兼職,男女不限,工作時間1小時,工資100元,現結!”她看完后有些心動,獨自一人來到發布這條兼職信息的“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她,給她介紹了旗下的金融產品,并要求她提供身份證等個人信息,貸款購買一部6000余元的手機,分期兩年,每月還款230余元。“接待我的是一名客戶經理,姓朱,她向我保證只是用個人信息虛擬購物,幫商家刷單沖業績,不但不需要負任何責任,還有100元傭金。當然也不曾拿到手機。”之前李穎有一位師弟也做過這個,反響不錯,加上還有錢拿,便答應了下來。
(學生收到的兼職信息)
李穎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有雙方簽名的合同。合同明確表示:學生辦理分期業務后的還款與學生無關,如若出現學生還款情況,將由公司賠償;學生信息如有泄漏,對學生以后信譽有任何影響將由公司負責等,“這份合同蓋有公章,我比較放心,就簽了字。”
開始幾個月,公司真的按時替她還了錢,然而到了今年5月,她的手機突然接到一條銀行催款信息,從當月開始,“品臣投資有限公司”中斷了還款,她打電話給朱某想問個究竟,卻發現處于關機狀態。幾天后,她接到朱某的信息,讓她到公司開會。她如約而至,原本空曠的大廳里站滿了學生,一問才知道,這些學生來自多所高校,都參與了貸款業務,“最低的5000,最高貸了好幾萬。”
客戶經理朱某當著大家的面說,現在公司資金緊張,讓同學們先自己把5月份的貸款墊上,她再想辦法把錢還給學生。但自那以后,朱某好似人間蒸發,再也聯系不上了。
催款
“收賬人員來到老家,在親戚朋友單位散發催款小廣告”
到了6月,李穎購買電子產品的廠商“伯仟金融有限公司”打電話來催債,“我告訴他們我也是受害者,分期的東西沒到我的手里,家里比較困難,希望他們能寬限一些時間。”然而對方卻表示只寬限一個月。從7月開始,未能還款的她被各種威脅電話、短信輪番轟炸,“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到300多條短信息,對方威脅如果不按時還錢,下一步還會雇人上門潑油漆,拉橫幅等,因此導致人員受傷后果自負。”她說,這件事她也有錯,太輕信騙子了,所以一直沒敢跟家里和學校說,“我真的壓力很大,已經連續失眠好幾天了。”
另一位大學生陳誠的遭遇和李穎一樣,“當時只是想做兼職掙點外快,誰知道會遇到這種事情。”因為還不上錢,收賬人員已經來到他的老家,在親戚朋友單位散發催款小廣告,歪曲事實,抹黑他和他的家人,“我來自小地方,周圍都是熟人,我的父母因此抬不起頭來,成天以淚洗面。”
(學生們收到的催債短信)
報案
警方表示之前接到過類似報案,已經立案調查
陳誠說,此前他曾撥打過110報警,警察過來了解情況后,其中一位民警說,之前也接到過類似報案,警方已經立案調查了,至于進行到什么程度,該民警則不愿透露。
家境殷實的陳蓉蓉受不了壓力,已經告知家里,讓父母把錢還上了,“這次兼職掙了一百塊,而貸款加上收債人員費用一共還了近一萬元,真后悔隨便把個人信息提供給陌生人,不知道之前的欠款對以后的征信記錄有沒有影響。”
她還向記者透露,這些受騙的大學生建了個群,“大部分就讀于云師大商學院、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昆明機電工程學校等高校,還有不少曲靖、安寧等地的學生。”
走訪
涉案公司早在一年前已經搬走,員工紛紛離職
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上,記者輸入“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查詢發現,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1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狀態為“在營”,地址是: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青年路鴻城廣場14樓16號。此外,這家公司并未發現“行政處罰記錄”,也未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然而當記者趕到鴻城廣場14樓,卻發現這家店變成了“桌游吧工作室”,工作室負責人林女士說,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早在一年前已經搬走,記者致電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法人朱某某,卻一直無人接聽。
隨后,記者聯系上該公司的前員工何偉,他說:“朱某某家境殷實,算是個富二代,創建這家公司時啟動資金還是家里人給的。”他說,一開始公司總部是在鴻城廣場,但不知因為什么原因,一年前突然提出要撤銷總部,但保留各大高校周圍的“分部”,不過招牌從“品臣投資”改為“大白科技”、“若水科技”等等。記者來到位于昆明市龍泉路機電學院側門的“大白科技”店鋪,發現大門緊鎖,人去屋空。
“今年4月份以前,公司一直幫學生還款,但4月底資金鏈突然出現了問題。”何偉說,一開始朱某某從父母或周圍親戚那里借錢幫學生們還貸,后來需要的錢越來越多,他也無能為力了。由于發不出工資,員工們紛紛離職,何偉顧念二人的交情沒有離開,但之后發生的一件事讓何偉堅定了辭職的決心,“之前我和朱某某在吃東西,突然有警察破門而入,把他給帶走了,聽說后來還交了幾十萬的保證金,警方調查的過程中還發現公司的營業執照是他叔叔的等其他問題,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另外,之前招收兼職的工作室何偉在負責,公司中止還款后,不少學生通過微信、電話向他討要說法,“朱某某知道情況后,不但一句安慰都沒有,反而懷疑是我們這些朋友把他的錢給吞了導致資金鏈斷裂。我和他大吵了一架,今年6月份辦完交接程序后就離職走人。”
據他透露,目前“云南品臣投資有限公司”已經改名,“具體新名字叫什么,從事什么業務,我就不清楚了,畢竟之前有心結,從離職那天開始就不再聯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