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文/知塵
讀完宇菲的傾訴,我的腦海中浮起了博友寫在心情里的一句話,“寧可做妖精,也不做怨婦。”此話一出便引起許多女性朋友的共鳴,我亦在內心暗自叫好。妖精只要潛心修煉,終有修成人身給人喜悅的那一天,而怨婦那張哀怨的臉卻只想讓人快快逃開。很不幸,宇菲似乎正行走在通往怨婦的路上……
在宇菲看來,丈夫林華的不知體貼是造成她不幸福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她把幸福的遙控器放在了林華手中。林華的言行決定著她幸福或者不幸福。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我們永遠無法操縱別人的言行,因此這樣做等于放棄了掌控自己心情的主動權,完全陷入被動之中。
讀宇菲的傾訴,我們能夠感知到她對過去時光的深深懷念。在那些熱戀和同居的日子里,林華對她用情很深。“為了陪我過圣誕節,他會提前一晚上在火車站等著去趕當晚的綠皮火車……”“……記得有一次他曾經說過,他舍不得我自己一個人在家里,所以下了班第一個想法就是趕緊回家。”毫無疑問,林華的這些言行令宇菲非常享受非常幸福。在她的理解中,這就是愛。
但是,我們并沒有讀到宇菲對林華的愛。愛是互相的,如果林華只有付出,而得不到他渴望的回饋,那么時間久了,他自然會心生疲憊。不知,宇菲是如何向林華表達愛意的?當林華提前一晚在火車站等著趕當晚的綠皮車時,他有沒有感受到來自宇菲的萬般疼惜和不舍?
有位我喜歡的心理學家說,沉浸在過去之中的人是不愿意成長的人。宇菲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給人的感覺是,心理年齡滯后于生理年齡。婚姻的問題往往是雙方的,但宇菲并沒有去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而把責任全部推到了丈夫身上。“也可能是有了孩子后,除了上班,我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到孩子身上了吧。”這是通篇傾訴里我能尋找到的唯一一句內歸因的話,但也為自己開脫責任找了一個合理化的借口。
對宇菲和林華來說,同居加婚后的日子也有數年了,兩個人的關系如果不加經營,不可避免地將會走向平淡。平淡其實是婚姻生活的主色調,但宇菲顯然不能接受平淡。無論林華曾經多么熱戀過宇菲,他也不可能永遠保有熱戀的甜言蜜語和深情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