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首先,謝謝你把你的故事講給我聽,我感覺被信任。
現在看,你懷孕在身,但你卻遇到了一個兩難選擇,要或不要這個孩子。不要這個孩子,恐怕之后再難生育,也不忍心做掉;要這個孩子,要一個人撫養,自己沒有好的經濟基礎,可能會引來眾叛親離的后果。
這事擱在誰身上都是個難事,何況你處在這兩難的境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壓力,會影響到身心健康,甚至影響到孩子。就你敘述的情況看,這事越拖越嚴重。
你不知道這條路該如何走下去,表面上看是因為兩難的選擇,實際上并非是因為兩難的選擇,而是因為你沒有選擇。這件事情本身不存在完美或兩全其美的選擇,只有你認為的最佳選擇。
這樣的事沒有人能替你做決定,因為無論哪種選擇,最終都是你的選擇,責任也得你來負或結果得你來承擔。我相信你能做出你認為的最好選擇。
我想你難以取舍的另一個原因在于你給自己的選擇賦予更多責任,希望自己的選擇能補救過去的過失,希望自己的選擇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或者不希望有一個不好的未來),換句話說,你考慮的過多,以至于讓自己騎虎難下。
未來是不確定的,是需要你活出來,當然它始于你的選擇,但并不是你只有這一次,選擇了它,就會擁有它,未來歸根結底是需要你活出來,也意味著你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繼續選擇。
我能給你的建議是只對這件事盡快做出選擇,以后的事以后再說,盡量把選擇簡單化,而不是思前想后復雜化。這樣好讓自己有條路走下去,并讓自己盡快脫離這痛苦的境地。
其實,已經清楚的是,不選擇本身(讓自己處在這兩難的境地)比選擇后更令人痛苦,因為無論哪種選擇都是痛,一旦選擇了痛苦會慢慢平息,但是不選擇讓痛苦時間持續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