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和娟娟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用現在流行語講,就是閨蜜。娟娟是一個很天真的女孩子,有些傻氣,還有些可笑。蘭蘭性格潑辣,大大咧咧,略微強勢。
再加上她比娟娟大一歲,平日里總以大姐的身份來照顧娟娟這個小妹,呵護她,關心她。娟娟非常聽蘭蘭的話,心靈上早已對蘭蘭存有一種特殊的依賴。無關對錯,更像是一種習慣。只要蘭蘭發令,娟娟肯定聽她的。
娟娟是一個特乖的女孩,生活經歷相當坎坷,屬于苦命。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跟爸爸離了婚。爸爸又長年在外打工,她從小就是跟著奶奶一起生活,長大。
后來奶奶也去世了,家里便只剩下她一人,幸虧有蘭蘭為伴,經常為她計劃著,操持著,陪伴著,要不然,她簡直沒法活了。按理說,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的孩子,應該很堅強,十分自我。然而娟娟卻顯得格外的脆弱,她缺乏保護,始終覺得沒有安全感。
18歲那年,奶奶過世后,娟娟便首次走出了大山,跟著蘭蘭去外面闖蕩,兩人親如姐妹,同租一間房,同睡一張床。娟娟有啥心思,蘭蘭都知道。
娟娟更像是一張白紙,蘭蘭卻是多彩的。蘭蘭出道比娟娟要早,是個不折不扣的萬事通,加上性格上優勢,讓這個同樣是從農村出來的姑娘,對城市生活表現出強勁的霸氣,相反,娟娟是平靜的。
為了今后能永久的留在城里,蘭蘭一開始談男朋友,就專挑本地人。結果,欲速則不達,吃虧不少。蘭蘭的失敗,為娟娟日后戀愛提供了鮮活的版本。
娟娟在這些年中,聽到最多的就是蘭蘭的那點破事兒,喜怒哀樂,全為男人左右著。蘭蘭一慣是今日認識,明日上床的那種類型,對男女關系,視作就是脫穿褲子這么簡單。
娟娟這點上完全不同于蘭蘭。她可以讓男友牽手,接吻,擁抱,但那底線卻誓死守護著。當然,這跟她的家教有關系,從她13歲時,奶奶就常叮囑她不要讓男孩子騙了,不結婚絕不能有那種關系。奶奶還曾對她說過,女人活著一定要守婦道,要守貞操。
奶奶的教導并不是沒道理,而是與這個社會現狀似乎有了鴻溝,而娟娟想要邁過這個坎很難,她似乎成了當前女孩子中的另類。她需要在一個對的時間遇見懂她的人,這種性格缺陷的女孩子非常容易走極端,但愿她的執著、守貞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