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女大學生日記披露經歷
她希望大學生做好戀愛ABC——A:最好不要有婚前性行為;如果沒有做到A,那就做到B,終身只有一個性伴侶;如果無法做到B,那就做到C,跟性伙伴之外的任何一個人發生關系,一定要戴安全套。
昨天(26日)上午9:30,一位穿黑色短裙、黑色夾克衫的女孩走上浙大醫學院一間報告廳的講臺。
她就是朱力亞,目前中國艾滋病群體中,惟一公開自己病情的女大學生。她的頭發直直地披在肩上,很明顯,做過離子燙。看上去,她跟身邊的女大學生沒什么兩樣。
(朱力亞,女,1983年出生,武漢某大學學生,2004年4月被檢測出感染艾滋病毒并被勸退學,2005年,自愿公開身份呼吁人們關注和預防艾滋病。2006年1月1日,她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艾滋女生日記》出版)
不希望再有人犯同樣的錯
“曾經我也跟你們一樣,對未來有很多夢想,覺得艾滋病是很遙遠的事。”說這句話時,她眼睛亮了一下,很快便黯淡下去,“我在無知的時候犯了錯誤,我不希望再有人和我犯同樣的錯誤。”
兩年前,朱力亞發現自己感染了HIV,那時她是一名成績優秀的大二學生。她的男友是位留學生,她是被他感染的。
她講著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從去年9月開始,她在20多所大學講過。目前她的工作也和防治艾滋病有關。
“我很怕躺下,第二天再也醒不來了。剛查出那段時間,我每天坐在房間里發呆,陽光從窗子里漏進來,我就跑去買來一塊黑布,把窗子遮得嚴嚴實實。很多人,會把艾滋病跟道德扯上關系,那時我每天都在尋找讓自己意外死亡的機會,比如車禍、癌癥,想的都是遺囑的事。”
年輕女孩應該學會說不
“感染者也跟正常人一樣,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了HIV,這是最最危險的。”
昨天(26日),醫學院的兩名大學生為配合她的演講,表演了一個小節目:一對大學戀人,交往兩年,雙方都很關心對方。一個雨后的夜晚,在男方家里,大人都不在,他們做了一頓美味的火鍋,邊吃邊聊,耳邊響著悅耳的音樂,在這樣的背景下,男孩想和女孩發生關系……
“我很遺憾的是,當時沒有人提醒我,朱力亞,你不能這么做!”她說,有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希望女孩子,不要重蹈覆轍。
顯然,她的演講已經很專業了。她對臺下的大學生說,希望能遵守“ABC”步驟:A是指最好不要有婚前性行為;如果沒有做到A,那就做到B,終身只有一個性伴侶;如果無法做到B,那就做到C,跟性伙伴之外的任何一個人發生關系,一定要戴安全套。
一旦感染
一切的可能都會變成不可能
“人最怕的是沒有希望,一旦感染了艾滋,那么未來就是一個遙遙無期的無底洞。”朱力亞繼續用自己的故事告誡臺下的大學生。她說原本一切的可能都會變成不可能,比如結婚。
她說,幾乎所有的感染者都有過自殺的念頭,很多感染者,放棄工作,躲在一個小城市里,過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我現在做的,已經是第4份工作了,我搬了好幾個地方,也被房東趕出來過。我的一個朋友,30多歲,被自己的老公感染了HIV,老板知道后,打電話給她,叫她不要來上班了,工資照常發。”她的嘴角掠過一絲無奈,“大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比如,只要我去食堂吃飯,一位女同事就不去吃,足足半個月后,這位女同事終于去食堂了,吃飯時大家都用小碗裝飯,只有這位女同事用大碗裝,因為她知道我不會用大碗裝飯。”
至今,朱力亞的父母不知道女兒是艾滋病患者,“我不希望父母因為女兒是艾滋病患者,而受到歧視。”
有學生問她打算什么時候讓父母知道病情。
“人活在謊言中,很累。”她說,“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更沒必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知道,只是增加擔心,而我,反而要去安慰他們。就當是個善意的謊言吧。”
這次活動是浙大團委、浙大青年志愿者指導中心牽頭舉辦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今年的艾滋病防治宣傳中,杭州市衛生部門一直重視在大學生和外來務工者中宣傳性健康知識。
時間:2021-10-29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