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記者 畢云 通訊員 鄭文君
講述:王莉,28歲
見報時間:2005年12月26日
一歲半時,王莉患上腦膜炎,雙腿殘了,9歲才上學。
13歲那年,爸爸又去世了,她再上不了學了。從此,她把自己鎖在小屋里,與收音機為伴。
多少年之后,正是收音機讓她和戀人小鄧相遇。
小鄧有著跟王莉一樣的苦難童年,他從小就沒了媽媽,自強不息考入武漢一所大學后,卻因家貧交不起學費,中途休學兩年。
1995年,王莉在夜市里擺了個賣小飾品的攤子。一個坐輪椅的姑娘,為生計奔波,艱辛可想而知。2004年5月6日上午10點半,王莉像往常一樣在聽收音機,她打了個電話向主持人述說自己作為一個殘疾人的艱辛。那一刻,小鄧正在學校圖書館邊看書邊聽收音機,他心里一動。中午,他便給她打電話。王莉那甜美和開朗的笑聲一下就吸引了小鄧,他突然有一種想走進她生活的沖動。
2004年5月16日早上,王莉一大早就起床,激動地等著小鄧來。那天,小鄧推著王莉到附近的河邊,兩人像老友一樣說著、笑著。轉眼到了下午4點多,王莉該去夜市擺攤了,小鄧執意要陪她一起去。有小鄧幫忙張羅,那晚的生意出奇地好。
2004年8月,他們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小鄧背著王莉讓王莉生平第一次坐上了公汽。趴在他肩膀上,聽著他的心跳,她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她不知道該用什么方式感謝上天,讓她擁有這樣的愛人。
[講述回訪]
愛在身邊 無所畏懼
采寫:記者 畢云
講述:王莉,29歲
時間:2006年11月7日下午
地點:王莉和小鄧租住處
今年暑假小鄧就畢業了,如果他去了外地工作,他們的愛情還能維持嗎?畢竟王莉是坐在輪椅上的姑娘,而且比他大五六歲。
我一直牽掛著這對特殊的情侶。那天下午,我在中南民族大學對面一條狹長的巷子里找到了王莉和小鄧的租住處,他們住的是一間光線陰暗的小房,屋里放了一張床一張電腦桌,再沒什么多余的空間了。
原先小鄧想去深圳那邊試試機會,但今年暑假畢業后,他還是留在了武漢,在一家國營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我知道他是為了我才留下的。我家在漢口宗關,離他上班的地方遠了,我不忍心讓他為了看我跑來跑去,決定搬過來跟他一起住。
8月9日那天,我決定獨自坐公汽到武昌看望他。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著輪椅上公汽,我一輩子都記得那些幫助我上下車的好心人。小鄧的母校就在出租屋附近,于是我到校園四處轉。我來到圖書館,發短信問小鄧,兩年前的那天他是坐在圖書館的什么位置聽收音機的,他不明就里就回復說“三樓”,我坐電梯來到三樓,想象著2004年5月6日上午10點半小鄧戴著耳機聽收音機的情景,心里充滿甜蜜。
從他母校出來后,我就在小巷口等他回來。晚上9點來鐘,他終于疲憊地騎著自行車回來了,看見我,他驚喜不已。
從那天起,我們就住在了一起,過著平常的生活。他每天拼命工作,為了多點收入,搶著加班加點。我給房東的小孩做家教,房東免掉我們的房租。兩人省吃儉用,爭取在半年內還掉小鄧欠母校的幾千元學費。生活雖然艱辛,但跟自己的愛人在一起,我無所畏懼。
我問王莉,近期有沒有結婚的打算,她臉色沉重地說:“這件事我還不敢奢望,小鄧剛工作,經濟壓力很大,他的家人也不知道我是個殘疾人,而且比他大五六歲。無論將來結果如何,我都會對生活充滿感激,對小鄧充滿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