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我留也留不住
口述 南華 30歲 導游
南華穿的是舊襯衫,質地粗糙的七分褲,顏色不怎么搭配,整個人松松垮垮。只有她那雙眼睛,在異常冷靜的臉上灼灼發亮,有種孤注一擲的氣質。
關鍵句
1.我一直很喜歡小房子,小鐵盒,層層疊疊的抽屜等,大概潛意識里有躲起來的渴望。
2.他不欺騙我,不玩弄我。可是,我卻把他趕跑了。
3.孩子的意外到來,暴露了我們感情的缺陷,我們很快就走到了窮途末路。
離婚
那年,我23歲,之明24歲。我喜歡他的溫柔天真,他欣賞我的獨立果斷。我從小跟媽媽相依為命,而他是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受盡千般寵愛。兩個不同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取長補短,感情融洽。我把他照顧得妥妥當當,大事小事,都由我來決定;而他,樂得做甩手掌柜。
我倆在上海的房子很小,但我把它收拾得很像樣,窗戶總是擦得閃閃發亮,廚房收拾得一塵不染。之明買回來很多毛絨玩具,隨手都可以抱。家那么小,卻那么溫暖。我一直很喜歡小房子,小鐵盒,層層疊疊的抽屜等,大概潛意識里有躲起來的渴望,盡管從外表看來,我比其他女人要堅強得多。
婚后半年,我把媽媽從老家接到上海。她暗地里對我說:“千萬要對男人有點戒心,私房錢存得越多越好。還有,你結婚歸結婚,但孩子一定不能要!”
媽媽老了,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約大了10歲,她額上的每道皺紋、腦后的每根白發都在提示:她為撫養我這個女兒犧牲過大好年華。說那句話的時候,她的表情非常嚴肅。我不由自主地點了頭,心里安慰自己:之明薪水不高。我是導游,懷了孩子就不能出去工作,也就沒什么收入了。我該好好工作幾年,存夠錢,再考慮要個小孩。
但媽媽和之明互不喜歡,他們的關系劍拔弩張。當我不小心懷孕的時候,他們之間的“戰爭”終于爆發,媽媽堅決不讓我要孩子;之明拼死要我留下孩子。他這個人,平時連螞蟻都不舍得踩死,何況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我不勝煩惱:之明本身還是小孩脾氣,怎么能做父親呢。我們開始吵架。他從哀求到賭氣,從賭氣到大發雷霆。以前他什么都會聽我的,就是在這件事上,他死也不讓步。媽媽看著我們吵鬧,冷冷地說她要回老家去。
我還是去把孩子拿掉了。回家后,之明看我的眼神非常陌生:“你真是個狠心的女人。”
從那天起,他開始夜不歸宿。因為工作,我常年在外奔走,兩個人碰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偶爾見面,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終于,有一天他告訴我———他的“女朋友”懷孕了,他要跟我離婚。
4年的婚姻生活結束了,我一下子覺得天昏地暗。
媽媽
離婚后我才明白,之明是我生活中惟一的光亮。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很溫暖;他走了,我的生活黯然無光。媽媽是個很節省的人,不許我開很多的燈,家里總是影影綽綽,無緣無故地令人心生凄涼。誰愿意回一個沒有擁抱、沒有親吻、沒有溫暖的家呢?
我對之明狠心,也許潛意識里是覺得親近之明,就是背叛媽媽。從小,我只有媽媽,沒有爸爸。據說,我和雙胞胎姐姐的出生讓爸爸大失所望,因為他四代單傳,想要個兒子傳宗接代。我從來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樣子,我還來不及學會叫“爸爸”,他已經離開了我們母女,沒有留下溫情,也沒有留下撫養費。他走后不久,姐姐發高燒,夭折了。
這種事似乎只該發生在電視劇里。更難以想象的是我媽媽,她像苦情戲里的女主角那樣,堅持一個人把我養大。她生我時23歲,現在53歲。30年間,她沒有再戀愛、結婚,氣質變得很強硬。她是個非常能干和勤勞的女人。下崗后,她去做小生意,瘦小的身體扛龐大的貨包,像男人一樣虎虎生風。她幾乎從不對我笑,對那些有意搭話的男人,更是冷若冰霜。她對我說,在這個世界上,她只有我,我只有她,別的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小時候,我稍不聽話,她就用藤條打我的手,打得整個手心都腫起來。但打完后,她的眼神是那么絕望。所以我一定不能傷害她、怨恨她———這個念頭,想想都像是罪過。
童年時,我并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妥當。盡管同學、老師都同情我。但是,從沒得到過的東西,就無所謂失去吧?我沒有感覺有多痛苦。等我意識到痛苦時,已經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
在老家,我有一個朝北的小房間,冬天很冷,夏天很熱,但我最喜歡藏在里面,翻翻書,做做功課,發發呆,想想心事。學了生物課,我按書上說的開始搜集石頭,成袋成袋地放在床底下。我還搜集糖果的包裝紙,五顏六色地夾在課本里。多年后,我已經是一個走遍全國很多城市的導游。有次回家,看到媽媽把我的小房間改成了貯藏室,夾著糖紙的課本都被她賣給收舊貨的了,那些奇奇怪怪、曾經給我很多樂趣的小石頭,更是一塊也不見了。
我心里的失落無以言喻。就像有一次我從垃圾箱邊撿回一只流浪狗,我那么愛它,睡覺時也想抱著它,然而有一天回家,大聲叫它名字,它卻沒有出現。媽媽面無表情地告訴我,她把它送走了。那回我第一次偷偷躲起來大哭。
做導游走南闖北這么多年,我遇見過很多男人,誰對我多說幾句好話,眼神溫柔點,言語曖昧點,我就會手足無措,說話也結結巴巴,心里卻像喝了蜜似的。其實很多人不過是逢場作戲,我卻一再當真,一再沉溺。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我的童年真的是有陰影、有缺陷的。不管我表面多么不在乎,內心對溫暖的極度渴望,卻幾乎已接近病態。
幸好遇見之明,他不欺騙我,不玩弄我。可是,我卻自己把他趕跑了。
同居
我依然渴望幸福和溫暖。
一想到媽媽那么多年形影相吊的生活,我就不由渾身發冷。我從之明那里得到過溫暖和安慰,再也不愿回到從前冰冷、單調的生活里了。
今年3月,我在帶團的時候遇見一個同行,他叫秋生,來自上海的另一個旅行社。他心事重重,我也心事重重,于是乎,兩個心事重重的人,成了對方最好的傾聽者。我們發現兩人身上有很多共同點,彼此相見恨晚。
他說,他結婚兩年多,老婆查出不能生孩子。而他,特別特別想要個孩子。
他的話落到我的痛處,他的眼神多么像之明啊。我忽然間了解了之明的傷心,之明的絕望,之明的努力和心灰意冷。秋生講得眼淚汪汪,我也聽得淚流滿面。工作之外,我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對著他懇切、溫柔的眼神,我無法不打開心扉。
那天,我們把各自的客人送回酒店后,他開車載我去兜風。那些帶游客們不知走過多少遍的景點,跟他一起看過去,忽然有了完全不一樣的味道,空氣里寸寸都是暖意。與之明不同的是,他一舉一動很有主張,他會給我開車門,給我披外套,很霸道地叫我喝板藍根預防感冒。真是從未有過的感受啊,原來依賴一個人、被人照顧的感覺是這么好。在30歲這一年的春天,我心里洋溢著飽滿的戀愛感覺。我忘了之明,忘了媽媽,忘了所有的不快樂。
相識半個月后,我們突破了最后的防線。第二天,他就租了一個小房子,和我同居。我開玩笑說:“萬一有了孩子該怎么辦?”
他也笑著回答:“那我就馬上離婚,給你和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孩子
生活就是那么戲劇化。一個多月后,我果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玩笑歸玩笑。事情真的發生了,我們兩個人面面相覷,都有點發蒙。老實說,在此之前,我們的確是快樂的。我給他洗衣服,變著花樣給他做菜,他非常感動。他說自己的老婆是從不肯買菜下廚的女人,又嬌氣又虛榮,穿衣服一定要趕潮流,家里滿坑滿谷的衣服,有的穿過一兩回,有的就那么放著,再也沒穿過。他說找到像我這么賢惠獨立的女人,真是他的福份。
沒想到的是,孩子的意外到來,暴露了我們感情的缺陷。我們很快就走到了窮途末路。
先是媽媽知道我懷孕的事,大罵我莽撞。但我這回堅決要把孩子留下。秋生上門向她請罪,說3個月內一定辦好離婚手續,請她放心地把我交給他。又說為了不讓他老婆抓到把柄,請媽媽帶我回老家休養幾個月。
那幾個月,我度日如年。相隔兩地,我的“賢惠獨立”無法表現,缺點卻都冒出來了:我不會發嗲,說話太公式化。
不打扮忽然成了錯處。他又開始說他老婆的好,說他們曾經有過多么深厚的感情,說他老婆是怎樣地軟語求他回頭。我忍不住爆發了:“那我呢?我和孩子怎么辦?”
漸漸的,他不再主動打電話給我。我打過去,通話的主題也只剩下一個:“你到底什么時候離婚?”
“我在努力。”努力努力努力,這個“努力”總沒有結果。我們開始在電話里激烈地爭吵。到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們不過是相識只有幾個月的陌生人。
另一方面,媽媽說話語氣生硬,不吵架比吵架更讓人頭痛。我忍不住,終于一個人跑回上海。他看見我,并沒有表現得很意外。那小房子還在,我繼續給他洗衣服做菜,但是一切已經回不去了。兩個人相處恐怕就是那樣,爭吵一旦開了頭,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相識時的濃情蜜意、海誓山盟,終于消失了個無影無蹤。
他說我脾氣大,沒有情趣,他無法和我繼續生活,但孩子他希望留下來。這種話只能令我更加大發脾氣。于是,他開始不愿意回到我們租住的房子。
我想了又想,我問他:“那我改掉我的脾氣行嗎?”他毫不留情地說:“你是改不掉的。”
我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我想冒險把孩子生下來。有了孩子,秋生會回頭嗎?或者,他是個要面子的人,我去他公司鬧上一場,能逼他回頭嗎?我害怕一無所有,更害怕過媽媽一樣的生活。我想留住秋生,我還能留得住他嗎?
編后走筆 別重演母親的悲劇
□文 肖波
雖然不是每個人的心理困擾或心理疾病都是來自童年時的創傷性經歷,然而童年經歷,會對人尤其是情感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這一理論已經被大量個案所證實。
你的母親為了你,30年間沒有再度戀愛、結婚,氣質變得很強硬,但同時她也是個不懂得如何愛你、也沒有教會你愛人的媽媽。她幾乎從不對你笑,她對你說,別的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她狠狠地打你,但打完后,她的眼神那么絕望蒼涼。簡言之,母親的教育就是“冷漠、拒絕、嚴格管制”的復合體,這種教育使家庭缺乏溫馨,使孩子易變得自卑、靦腆、孤獨、內向,不懂得與人交往。
單身母親的專制型教育令你往順從型人格方向發展。這種人格的人由于從小缺乏愛和關注,他們特別渴望愛,可是卻不會選擇愛的對象。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向別人發出需要愛的信息,或義無返顧地投身于向他們示愛的人;他們能夠爆發出強烈的激情,最后卻發現愛錯了人———他們總是在激情狀態與失落的痛苦兩極中生活,不得安寧。即便是找到了真愛的人,他們也往往由于缺乏安全和自信,不能輕松自如地與人相處。你不妨回想一下,和之明、秋生的情感經歷是否如此。
用孩子做籌碼,逼迫他到你身邊不是個好方法。如果他不回到你身邊,而又沒有親朋好友對你的支持,你的生活會非常艱難。由此,你很可能會把對孩子父親的怨恨遷移到孩子身上,這樣極容易重復你母親的悲劇,并造成下一代的情感缺陷。
如果秋生和你建立起家庭,那就好好珍惜好好過日子;如果他沒有回來,而你又堅持生下孩子,請記住,不要像你母親對待你那樣對待你的孩子。單身母親需要克服四個不利因素,即:心理壓力及精力、財力、能力的不足。但是,如果你有良好的心態、重視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單親媽媽也可以勇敢地面對新生活,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不怨天尤人,不將對孩子父親的感情怨恨轉嫁在孩子身上,樂于承擔這樣的責任,你一樣能做一個獨立和幸福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