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還不找對象?
當代年輕人都很喜歡用“孤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
有一張“國際孤獨等級表”就曾經在年輕人中引起過廣泛的討論。不少人都表示,自己已經到達了第八級或者第九級。
每個人,都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曾經有人給孤獨下過一個定義:貴為九球之王,一桿進洞,卻四下無人,這就是孤獨。
很多年輕人就把自己過成了這樣。
出門逛街的時候,習慣一個人走走停停。也想過要叫朋友一起出來,找遍了列表所有人的名單,最后想了想還是算了。
地鐵上、餐廳里總是會不經意的會查看手機,不是擔心有人會找自己,只是不想在別人聊的熱火朝天的時候,顯得自己過分孤獨,裝也要裝成手機那頭有人在關心自己。
城市越擁擠,你卻越孤獨。
有的時候,周末兩天待在家里,一句話都不會說。那些想要宣之于口的話,最終都被這滿室的寂靜打敗了。
反正也不會有人聽,反正也不會有人回,反正都是自己說給自己聽。
每天早上的鬧鐘一定要記得訂,因為沒有人會叫你起床;每天早上的天氣預報一定要看,因為不會有人提醒你今天溫度多少適合穿什么,也不會有人會在下雨的時候給你送傘。
成年人的孤獨,就是自己學會照顧自己。
但有的時候也會感到煩躁,為什么我就非得一個人活成這樣,為什么就不能有人關心關心我,為什么不能有人在生活起居上稍微照顧照顧我呢?
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陪伴的日子,真的快過膩了。
但有人陪伴的日子,也未免是件好事。
羅賓·威廉姆斯說:“我曾以為生命中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感情中最慘的,不是你一個人的孤獨,而是兩個人的孤獨。
之前出過一個新聞,美國一對結婚了62年的夫妻離婚了,離婚的原因是丈夫為了不跟妻子說話,竟然裝聾作啞62年。
偽裝了62年的無話婚姻,何必互相折磨。
我們后臺經常收到姑娘們的留言,有一個姑娘最近就遇到了這種問題,她說:
今天我跟男朋友說了2句話,一句“你吃過了嗎”,一句“你要睡了嗎”,比昨天還少了一句。最近,我們說的話越來越少了。
一開始是我每天嘰嘰喳喳的,后來我發現,我說十句,他回一句。
感情就這樣越來越淡了,我們現在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是啊,得不到回應的感情,再怎么努力都會累的。
只是想讓你多說幾句話,只是想讓你給我一個反應,怎么就這么難呢?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社會心理學家佩皮勞教授將孤獨定義為:因為缺乏令人滿意的社會關系而帶來的壓抑感覺。
你曾經也找過很多朋友一起出去,后來發現他們不是有約了就是太累了,拒絕讓你開始清醒。然后你說,一個人逛街吃飯多好,再也不用等別人;
你曾經也渴望愛情到來,后來時間越走越快,等到你都學會很好的照顧自己了,那個人還遲遲不來。然后你說,我一個人過也挺好的,他們在一起談戀愛還經常吵架呢,我都沒人管我,真好;
你曾經也滿懷熱情對待愛情,后來發現你推一下他才挪一步,他就像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工具人。然后你告訴自己,算了吧,不要互相折磨了,他這樣的反應誰都能給你的。
我們不是生來孤獨,而是我們在練習孤獨,在習慣孤獨。
《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這首歌里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一個人去上班,又一個人去吃飯;話才說到一半,沒有人聽完。一個人出去逛,又一個人躺在床;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
我所有的回憶,所有的生活,所有快樂的、不快樂的,都只有我自己一個人見證了。
但沒關系,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來,最后走的時候也是。
所以我們應該要接受孤獨,享受孤獨,在孤獨中讓自己成長得更好。
時間:2021-11-13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