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好日子就是和善良真誠的人一起生活。”這是一位有著大專文憑的女孩對婚姻生活的理解。
這位“大專生”憑著自己對生活“單純”的理解與兒時小學學歷的小伙伴永結連理,守著幾眼窯洞相夫教子、孝順公婆,在慶陽華池縣的大山深處平靜地過著屬于自己的“平凡世界”。
A兒時伙伴,不經意間傳遞的愛意
華池縣山大溝深,有時走上一個多小時才能看到一戶人家,但寧靜的黃土高原傳承著當地淳樸而善良的民風。
5年前,90后大專女生劉寶玲與比自己大3歲的胡正兵結婚。
這段姻緣還得從劉寶玲小時候說起。12歲那年,劉寶玲在外公家玩,被同村的小伙伴叫去家中玩耍。而當時比自己大的胡正兵則主動邀大家到家中去玩。胡正兵的母親有說有笑,給他們炒了土豆絲,還拿出饅頭讓他們吃。此后小伙伴們都喜歡到他家中玩耍。
“只有三眼土窯,媽媽很利索,還有一位不怎么說話的父親。”這是劉寶玲當初對胡家的印象。劉寶玲的家在華池縣城城郊,經濟還算可以。因為是家里的“老小”,父母更關心這個小女兒。
只要是假期,劉寶玲都會去外公家,于是與胡正兵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中常有劉寶玲的身影。
時間很快到了2005年,初中畢業的劉寶玲選擇了繼續讀書,在江蘇無錫一所職業中專學校學習。學校環境優美,讓劉寶玲感受到了南方城市的許多新鮮事物。每次假期,劉寶玲會把外面的經歷講給小伙伴們,也包括胡正兵。胡正兵聽著劉寶玲講外面的世界,感覺新奇。而此刻16歲的胡正兵早已輟學,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母親務農外,還照顧有精神疾病的父親,而胡正兵在外面打工掙錢。
胡正兵在磚廠干搬運工作。一天能掙60多元。磚廠溫度高,熱得受不了,但“因為要供妹妹上學,維持家庭開銷”,雖說很辛苦,但胡正兵還是堅持著。
中專畢業后,劉寶玲放棄了工作機會,選擇了繼續深造,在江蘇就讀大專。其間,不時會接到遠在甘肅華池打工的胡正兵的電話,雖是簡單的問候,但這讓遠在他鄉的劉寶玲倍感溫暖。
“遠在異鄉,鄉音讓自己難以割舍。”每次接到胡正兵的電話,聽到家鄉建設及小伙伴們的變化,劉寶玲會激動難眠。
同時,劉寶玲隱隱感覺到胡正兵在向她表露愛意,劉寶玲也不反對,只記在心里。
一次暑假,劉寶玲回到老家,應邀參加胡正兵的朋友聚會。席間,胡正兵多次詢問劉寶玲喜歡吃什么,很是親切殷勤。就在這個時候,劉寶玲心中,更多地對他人品有了了解和認可。在她看來:“人真的很好。”
B“過日子,人好最重要。”
2011年,劉寶玲大專畢業回家。找了幾份工作都感覺不適應,于是就在家待業復習,準備報考公務員。這時候,胡正兵在農閑時,會主動找劉寶玲聊天,為劉寶玲加油鼓勁。
未料,幾個考試都要求招錄本科生,劉寶玲這條路沒走通。
就在這個階段,胡正兵向劉寶玲正式提出結婚的想法。而劉寶玲也沒有感覺突然,好像水到渠成。但提親時,遭到劉家人拒絕。劉寶玲就從胡正兵的人品及奮斗經歷多次說服了父母。
其實,打算嫁給胡正兵還有一個重要人的經歷也打動了劉寶玲,那就是胡正兵的妹妹胡彩霞。胡彩霞比哥哥小8歲,是母親收養的孩子。在妹妹10歲時,哥哥就帶她去西安做手術。
“當時坐了很長時間的汽車。每出一個山洞,哥哥總會叫醒我,讓我看外面的風景,給我講那里的風土人情。”在妹妹的記憶里,哥哥總會悉心照顧她的生活和學習。小學階段,為了讓妹妹有書讀,胡正兵帶著妹妹在離自己工作地磚廠不遠的學校讓妹妹安心讀書。在胡彩霞心中,哥哥永遠都是她的肩膀。
而這些,劉寶玲都從外公那里有所耳聞。“他能把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照顧得那么好,人一定好,過日子更沒問題。嫁人就要這樣有擔當的男人。”在劉寶玲心中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結婚后,他們的婚姻也在當地不被看好。“畢竟他們兩口子家境、學歷等都有距離。”然而,劉寶玲卻有著自己的堅持。
愛說話的婆婆其實給劉寶玲帶來了許多樂趣。婆婆性格直爽,而妹妹胡彩霞也是喜歡這個嫂嫂。
“一定要對妹妹和家人好!”這也是婚后胡正兵對劉寶玲的“要求”。
劉寶玲曾多次去看望上學的小姑子。曾是胡彩霞任課老師的茍建龍說,作為嫂子的劉寶玲很關心小姑子,還專門多次到老師那里了解胡彩霞的學習情況,讓她安心學習。
2013年6月,結婚快一年了,也是劉寶玲的生日。胡正兵給了1000元錢讓妻子購買物品,以示祝賀。在縣城劉寶玲小心翼翼地花了一百多元購買了自己心儀很久的銀鐲子。幾年后,他們新建了自己的房屋。
家里改變的不單是物質的。
2013年底,夫妻二人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劉寶玲坐月子期間,胡正兵更是悉心照顧。做飯、端飯、給孩子喂奶換洗尿布,就連劉寶玲的內衣全都包攬。“那段時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他是一個好丈夫,倒是自己反而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在劉寶玲心中胡正兵的丈夫形象越加“高大”。
C溫暖親和一家人
“她能干著哩!”婆婆也對這個兒媳表示滿意。在平日里,劉寶玲除了照顧孩子,還幫助婆婆干些農活,承擔日常家務。
2015年2月,對于劉寶玲來講是個特殊的月份。村干部和小學校長到家里做客,并詢問劉寶玲是否愿意到學校教學前班的孩子。作為當地少有的大專生,學校也是不惜一切的力量,來挖掘有效人力資源。
作為一件大事,她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家人。婆婆、丈夫都很贊同。2天后,她答復學校可以上崗。于是,她連夜查詢資料備課,做上課試講前的準備。
功夫不負有心人,試講還算成功。學校回復她的身份是志愿者,待遇是每月1500元。在接受正式培訓后,劉寶玲成為當地學校學前班孩子的代課老師。
“當時真感覺不錯,文憑在大山里也起到了作用。”這是劉寶玲被通知錄用后的感慨。而這也更加堅信了當初丈夫供給妹妹讀書的正確。當晚,她打電話給縣城上學的小姑子:“你只管好好學,錢不用管,有我和你哥哩!努力了哪怕考個大專也好。”這是她的決心,也是對知識的尊重。
現在她每天八點準時出發,沿著山路步行半小時到達學校,開始自己一天的教學。上午進行語言、美術、科學等科目的教學,午飯后一點半開始進入游戲環節。而在教學中,她都會從自己教育兒子的實際出發,教授孩子們一些生活常識,同時會增添一些她對新鮮事物的理解。“要讓大山里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這些有助于他們走向社會。”
下午四點放學回家后,劉寶玲陪婆婆孩子,還幫婆婆做飯。
“其實,劉寶玲在我看來要比兒子還親。”婆婆表揚兒媳婦。現在懷有身孕的她,婆婆更是不讓做飯、洗衣服。“就和媽媽沒啥區別”,劉寶玲說著將婆婆的手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
有時候,婆婆要出門走親戚,劉寶玲總會主動上前塞給婆婆幾百元錢,并叮囑婆婆注意安全。
平日里,胡正兵與劉寶玲兩人也會為瑣事爭吵,但夫妻沒有隔夜仇,很快雙方又會認識到錯誤,和好如初。
小姑子胡彩霞也沒有讓家人失望。今年高考成績取得了503分的好成績,考取了海南大學的交通運輸專業。“海南很遠,不比你高中住校,得照顧好自己,我們西北人還得適應一段時間。”嫂子叮囑小姑子,同時還告訴丈夫:“到時候,你可得專門送去啊。”一旁的小姑子高興地說:“哥哥嫂子,感謝你們的培養。”
而作為一家之主的胡正兵也有著自己的打算:繼續努力,選擇找一個好的創業項目。“現在工地上,也掙不了多少錢,有時候沒有活干只能在家等,但是無論在哪里我都保證一個月要回兩次家。”
在胡正兵看來,家一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