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是大學校園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段,也是大一新生被騙被盜的高發期。看完這些你就可以勇敢地對騙子說:“你少忽悠我!”
案例1冒充接站或代為交費
小明剛來大學報到,在學校門口有三個戴著“新生接待人員”胸牌的男孩問他是哪個院系,毫不設防的小明如實相告。其中一個男孩說拿著行李去不方便,就讓另外兩人看管皮箱,他帶小明去登記。過了一會兒,男孩借上廁所消失。小明回到校門口,行李已不見蹤影。
小王一個人來報到,遇到一名學生模樣的男子自稱是學生會成員,并熱情地陪他辦理各種手續。交費時,該男子說自己和收費老師認識,可以加塞,讓小王在門外看管行李,由他代為交費,結果該男子拿著小王的學費一去不回。
特別提醒
新生人生地不熟,騙子就在車站、學校門口冒充接待人員,取得學生和家長的信任。以幫忙看管行李或代交學費為由,借機偷走財物。當陌生人對你過分熱情時,應保持警惕,財物不要輕易離身,以免上當受騙。
案例2冒充室友盜走錢物
小馬前年一個人來學校報到。進宿舍后不久,有個女孩進來,說自己也是住這個寢室的學生。過了一會兒,小馬想出去買點東西,邀她同往,她說還要等著父母,于是小馬獨自走了。等小馬回來后,“室友”已不知去向,小馬的包被翻開,包內的現金也不見了。
特別提醒
剛入學時,新生相互不認識,騙子正是利用這一點,裝扮成新生或老鄉和學生套近乎,并乘機盜走學生的財物。對陌生人,應想辦法確認其身份,離開宿舍時應將貴重物品隨身帶走,或者鎖上存放起來。
案例3寢室推銷竟然有假
開學后一天,小雪在宿舍里。一名20多歲的女子拎著兩個大袋子來到宿舍,自稱是某文具產品代理商,畢業于該校市場營銷專業,考慮到大學生掙錢難,特意為學妹們創造勤工儉學機會,在聘用該產品的學生代理。在她的動員下,3名女生花600多元從她手中進貨。對方走后,女生才發現留下的東西都是假貨。還有很多自稱學長學姐的來寢室推銷英語報紙、各種雜志,基本你交錢了,說每月一期,很多是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特別提醒
上門推銷是新生經常遇到的騙局。騙子所推銷物品多與新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上當者往往以外地初來乍到者居多。對陌生推銷者的花言巧語不要輕信,買東西時最好到學校內外的正規超市購買。訂報紙或雜志可以寢室幾個人合起來訂一份就夠了。辦卡到學校正規的營業廳辦理,當然開學營業廳也會在學校擺帳篷設點銷售。
案例4招聘兼職騙取押金
新生小楊在校園內看見兼職廣告上說,可免費提供兼職服務平臺,便去應聘。對方口頭上答應為他找個輕松又能賺錢的兼職,提出要他交納幾百元押金,合同解除后那些押金會退還。小楊交了50元報名費及200元保證金,對方讓他等候通知。半個月過去了,小楊再去打聽,已人去樓空。
特別提醒
學生想利用課余做兼職,應聘時一定要查看對方資質,應聘過程中遇到索要身份證、交押金保證金者,立即轉身走人。按照國家規定,用人單位不應收取任何費用,凡有收費都視作違法。
案例5詐騙電話設置陷阱
自稱“公檢法”人員,說其身份證綁定的號碼涉嫌犯罪,以配合調查為由讓學生匯款。近日有新聞報道“一女大學生攜帶萬元學費失聯”。(點擊鏈接查看詳情)起因就是某學生在開學前,接到不法分子冒充公安人員打來的電話后悄然失蹤。家人和民警經過4個多小時的不懈尋找和短信“轟炸”,才成功阻止了詐騙的發生。詐騙電話或垃圾短信中,有的接到的電話內容類似資助新同學學費、生活費等,騙取銀行卡密碼。有的自稱教育部或校方,以返還學費等為名,讓學生提供卡號、密碼。
特別提醒
電信詐騙屢見不鮮,除上述情況外,騙子還可能假冒游戲或網購平臺客服等身份實施詐騙。平時對自己的隱私要嚴格保密,接到陌生電話,務必仔細核實,遇到欺詐行為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案例6冒充老師騙取信任
報到結束后,寢室門開了:“你們是今年的新生吧,我是某某老師,這是某某卡請把費用交一下,就幾百塊”既然老師來了,趕快交錢吧,付了錢拿了卡,老師是誰,沒人認識。有些家長在孩子入學后會接到學校“老師”打來的電話,說孩子出車禍,醫院需要錢等等理由,著急的家長給孩子打電話,發現電話無法接通或關機,失去最后一點警惕心,然后就被騙了。還有些學生報到后,有些自稱校方的人會前來告知,什么什么條件可以專升本,但必須提前進入啥高價培訓班等等,是真是假大家留神,可能就是個騙局。
特別提醒
騙子往往就利用剛開學這個當口,實施騙局,提高警惕是必須。要記住,在正式上課之前,你只認一個人,就是輔導員,而且是你的輔導員。一定要將輔導員的電話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案例7盜用證件亂開卡
管好自己的證件身份證等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給他人使用。不能委托他人代為復印,身份證復印件在應用中要注明此件的用途。防止他人借用你的身份證以及復印件辦理各種銀行卡、電話卡、借記卡等相關有價憑證,給你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更不要給你送個小禮物你就把自己的身份信息隨便提供給一些人!
案例8加新生群收費騙錢
為盡早熟悉校園,加入“新生群”成為許多新生的選擇。但有不少學校出現“山寨新生群”,騙子通過收取群費等方式斂財,還有的以學長學姐名義,發廣告招聘兼職賺提成,或以請求刷單、幫忙貸款等為由騙錢。
特別提醒
一旦出現強制收費,學生和家長都務必要從學校公布的官方途徑了解,多方確認。切勿輕信他人、隨意點擊不明網絡連接。這種最新騙術不是危言聳聽,就發生在你身邊的同學身上!
大學是同學們從學生真正轉變為成人的重要路途,其間有美好的風景,也可能有復雜的陷阱,需要大家學會辨識防范、學習自強獨立,讓家人多一點放心,少一點擔心。最后,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度過一個難忘的大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