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接連發生在全國多地的女大學生受侵害案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雖說是獨立個案,但受害對象均涉及女大學生,不禁令人深思。
多地頻發女大學生被侵事件
日前,我市有網友通過新浪微博發帖:“常德某大學17歲大一女見網友遭強暴。”本報記者經多方求證,最終在不少權威新聞網站上找到了該事件的報道:今年17歲的丹丹(化名)是常德某大學的大一學生。今年暑假期間,她在微信上認識一名自稱“文君”的男子,文君稱自己是一名食品公司的員工,對丹丹關懷備至,甜言蜜語加上幽默搞怪,讓丹丹漸漸淪陷。
7月22日,文君稱很想見見丹丹,當天中午,丹丹來到雙方相約的地點,文君開著一輛黑色汽車,西裝筆挺,精神抖擻。上車后,車子越開越快,經過的地方越來越偏僻,最終停在一處磚廠附近。此時,剛剛還滿臉笑容的文君露出了真面目,從座位底下拿出了一把手槍,威脅丹丹放棄抵抗,隨后將其強暴。
事件發生后,文君獨自開車逃走。丹丹回家向家人哭訴,丹丹的母親隨即報警。民警通過案發現場附近的監控,確定了嫌疑人的車牌號,順藤摸瓜查到了文君的真實身份和家庭住址。文君,原名宋軍(化名),家住湖南鳳凰縣林峰鄉,在常德某食品公司上班。民警來到他的家中,卻發現他早已逃往外地。警方于是將宋軍列入網逃人員名單。
此后,全國多地接連發生女大學生被侵害事件。8月9日,20歲的重慶銅梁女大學生高渝搭乘陌生人的車輛從銅梁趕往重慶城區時不幸遇害;8月21日,22歲的女大學生小金在濟南被黑車司機綁架、囚禁4天,并慘遭毆打、性虐;8月28日凌晨,江蘇吳江19歲女大學生高秋曦失聯半個月后確認遭搶劫被殺害;接著23歲的湖北安陸女孩凡莎莎從蘇州坐動車赴武漢,蹊蹺死在合肥一處水塘中。
公共空間安全引家長擔憂
慘劇頻頻發生,家長也都慌了神,尤其是開學季到了,子女前往外地求學途中的人身安全,成了他們放心不下的事。
9月初,家住臨澧縣安福鎮的胡先生不顧女兒反對,訂了兩張前往廈門的車票,因為他覺得,只有親自將女兒送到校園,才能讓自己稍微安心;始終沒能拗過女兒的文女士,雖說沒能當上“護花使者”,但女兒小敏返回武漢大學途中,一路上都有她的微信和電話相伴。兒行千里母擔憂,是家長們共同的心境,何況正處在令人堪憂的“特殊時期”,更有深受其害的家長,子女放暑假回家后但凡出門,都會緊張得要命,千叮嚀萬囑咐,就連逛街也全程陪同。顯然,在他們心中,對于公共空間的安全感蕩然無存。
“她們普遍都太單純,所以容易受騙上當。”記者采訪的家長中,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陳女士分析認為,女大學生雖然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缺乏社會經驗,安全防范意識不足,容易輕信他人,而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她們依賴心理強、反抗能力弱等弱點,對她們進行侵害。此外,女大學生多數年齡在17歲至22歲之間,成了犯罪分子性攻擊的重點對象,而新學期返校途中攜帶的學費等財物,也會變成不法分子對她們實施侵害的作案動機。
警方支招:凡事多留心眼
“除開學校加強安全教育外,大學生自己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凡事多留個心眼。”市公安局武陵分局指揮中心民警歐明松提醒,青年女性最好不要在夜間單獨外出,當獨自出行時,切記不要圖方便、貪便宜而搭乘“黑車”或是陌生人的車,單獨坐出租車時,最好記住出租車所屬公司及車牌號、司機的特征;乘車到達陌生路段時,應隨時與家人、同學或者老師保持聯系,想辦法告知自己的位置。同時,不要與陌生人過多接觸,更不能輕信他人,以免受騙上當,一旦遇到危險,要想盡辦法求救,及時撥打110報警。
此外,不法分子會抓住女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布下陷阱誘使其上當。因此女生求職之前,必須打聽清楚應試公司的聲譽及信用,面試時最好由朋友陪同前往,不要輕易接受男性職員的飲料或點心,切莫將身份證交給招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