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恰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來認識自己。平常的我,是一個自信滿滿的人,而只有遭遇失敗時,我才會陷入反思,從而發現自己或在能力、或在性格、或在品行上的缺陷。而當失敗越為慘痛時,我的反思也會愈加深刻和持久,也越能下定決心不犯第二次相同的錯誤。
有人評價說,喬布斯是一位天才的“悟敗者”。而我,也很喜歡“悟敗者”三個字,并下決心做一名勤奮的“悟敗者”:從失敗中領悟,從失敗中成長。當然,認識自己還有其他很多方法,比如朋友的建議、拿優秀的人做參照、生活中頻繁的自省等等。但是,我覺得這些方法都不如“失敗”那么有效。
因為人的精神世界都有一套自我保護的機制,你一旦形成了一套對自己有利的觀點和認識,就會選擇性地采納支撐這些觀點的證據,而對不利的證據視而不見,這種保護機制帶來的一個弊端是,我們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反思的作用是有限的。另一個方面,人際交往的潛規則是,為了顧及對方的感受和維持良好的關系而隱瞞一些真實的負性看法,更多地用虛假的贊美來代替真實的批評。這種人際交往機制使得即便與很好的朋友交流,也未必能充分看清自己真實的面目。
而只有“失敗”,是肆意地用殘酷的現實來打破自我固若金湯的精神世界,讓自己真正開始批判性地反思,撥開各種表揚與自我表揚的迷霧,直擊最深層的痛處。 當然對于本來就很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來說,我建議反過來,多從成功中認識自己,可能是更有益的方法。
相信自己,你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欣賞自我才能超越對手,要對自己有信心,有決心,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