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受去年“閏九月”的影響,羊年的春節比去年晚來19天。春節的推后,讓不少學校下學期的開學時間也相應推遲。所以,下沙高校的寒假,普遍都在45天左右。
不過,這個“超長寒假”并沒有變成宅男宅女的網絡狂歡,也沒有像父母擔心的那樣無所事事。相反,大學生們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得合理豐富,對自己的未來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這個寒假的尾巴,我們聯系上一些高校大學生,看看他們在這個超長寒假里都在做什么。
跟著老師做調研,開闊自己的視野
由于放假時間長,部分大學生選擇留校和老師一起做文化調研。
二月初,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在黃山市黃山區三口鎮進行了湘譚老街文化的調研。一位維吾爾族學生娜迪熱,也報名參加了這次調研活動。對于參加活動的原因,她表示一來是想多了解些其他地域的民俗風情,二來是因為假期的時間比較長。
不過,調研比她想象得要困難很多。“到了之后,我發現那里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因為水土不服,不少隊友們都生病了,但是大家都咬牙堅持完成調研。”即使這樣,娜迪熱說自己一點都不后悔參加這次活動。“在黃山的這段時間,老師同學們都對我十分照顧。此外,我也學到了很多采訪技巧,對我以后工作很有幫助。”
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院長陳改玲說:“之前,課題組的老師們多次對湘譚老街進行文化發掘與研討,并形成初稿。不過,經過這次調研,同學們又有了新發現,這也拓寬和豐富了老師們的設計。他們還對中文系的文化考察課提出了切實的建議,這些孩子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