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是一堂哈佛大學的生命智慧課。課程伊始,哈佛教授便模擬了一個問題問現場的嘉賓們。
假設現在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微風徐徐,你正坐在小區內一棵大槐樹下,對著前面一塊特殊的大巖石臨摹寫生。正當你非常享受自己的藝術創作時,突然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闖入你的視線,一屁股蹲坐在巖石上,這時,你會選擇繼續繪畫,還是選擇生氣?
多數人選擇了繼續繪畫,說,相信這個乞丐等會就會走的,等他一會。
教授繼續問,假設你依然心平氣和地繪畫,可是,一只飛行而過的小鳥,從空中滴落一坨鳥屎下來,正中你的畫紙,那你這時會怎么辦?選擇將其小心擦拭而去,還是保持冷靜,抑或憤怒?
多數人表示內心很氣憤,但為了將藝術進行到底,又何況是小動物,就自己用布斤擦拭而去,一笑而過吧。
教授面露微笑,繼續發問,假設你現在依然可以靜心創作,但是,事與愿違,正在你要用筆去深入勾勒線條的時候,從天而降一傾盆大水。原來是,不知哪個業主從樓上沒注意往下看便倒下了一大盆水,非常不幸,你全身都濕透了,畫架上的畫紙也破了,你根本沒法繼續再畫畫了,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
這個時候,聽課的多數人臉上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既表示憤怒,又表示不可思議。絕大多數人選擇說受不了這一切了,憤怒的小宇宙要爆發了,只有小部分人帶著好奇心說,再忍忍,看看還會發生什么。
果不其然,糟糕的事情并沒有結束,因為傾盆大水倒下來時,那位臟亂的乞丐因坐在你前面而滴水未沾,他看到你落湯雞般的慘樣,站了起來,用手指著你,捧腹大笑,甚至嘴里還嘲諷你——瞧,你這小樣。
請問,這個時候,你會如何?教授進一步反問道。如果覺得再也受不了的,請舉手。“唰”,全場的人都舉手了,各種表情都有,共同的是氣憤。
這個時候,教授建議大家靜默五分鐘,五分鐘后,教授慈祥地開口了:“親愛的現場朋友們,為何你們都要選擇憤怒呢?為何你不重新支起一個畫架,然后將前面所發生的這一幕幕都畫進你的畫中呢?”
“瞧,這是多好的靈感和素材啊,因為這幅畫,告訴了大家,我們所生活的每一處愉悅時光里,很多都是假象,都會遭遇突如其來的,甚至是接二連三的困惑、風雨與霹靂,可是,當我們沉住氣,以旁觀者的角度省視,讓黑暗的子彈多飛一會兒時,你會發現,生命的曙光和奇跡就又重新來臨了,雨后的彩虹,更加美麗,對嗎?”
現場沉默了幾十秒,繼而是雷鳴不斷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