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電光火石間的決策與操作帶來的刺激感比傳統體育只強不弱,所以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跟很多網絡升級打怪的游戲不同,電競不是那種純粹靠操作就能贏的比賽,在職業對抗中,大家操作都達到了一個極致,差距很小。這時候,意識、心態、對對手的揣摩,對大局觀的認知就成為了決定比賽勝敗的重要因素。
“以前自己玩游戲挺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現在戰隊打比賽講求團隊合作,更注重和隊友的配合了。”南京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司想這樣告訴記者。司想進入大學后和同學組成了5個人的“南獵”戰隊,主攻《英雄聯盟》(簡稱LOL),曾先后兩次獲得“英雄聯盟全國高校挑戰賽江蘇賽區”冠軍等榮譽。
因為對電子競技的熱愛大學報考計算機專業
見到司想時,精神的短發加一副黑框眼鏡,干凈的短袖T恤,一點也不像世俗印象中邋遢的電競選手形象。司想告訴記者,最初開始接觸電子競技是從初中玩游戲《DOTA》開始。
“剛開始玩游戲是跟著同學玩,一關一關的闖,每闖過一關,都覺得自己特別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就愛上了電競。正是對計算機的熱愛,我大學學的專業就是計算機。”司想說。
進入大學后,司想就關注校園內網上各種關于電子競技的事兒。有的是電子競技社團招募,有的是電子競技比賽項目公告。司想說:“關注這些事兒多了,電子競技好似一根繩,把學校里喜愛電子競技的同學都綁在了一起。”
利用節假日時間約上同學練習電子競技、利用課余時間和同學交流溝通。漸漸的,司想周圍有了一群喜愛電子競技的哥兒們。“有一次,看見學校公告欄張貼了一張電子競技賽的海報。我覺得自己實力挺不錯的,就想和同學組成一個戰隊去參加比賽。之所以給戰隊取名‘南獵’是想獵殺南京所有的高校參賽團隊。”司想說。
兩三年下來,用司想的話說,他和隊友成了拜把子的好兄弟。同時,記者還了解到,司想的女朋友也是因為電子競技結緣。
“你女朋友會因為你要打游戲,沒有時間陪她而吵架嗎?”對記者的提問,司想想都沒想就告訴記者“沒有”。“她也喜歡電子競技,她知道團隊打比賽都是需要課余時間不斷練習磨合的。平時都要上課,課余時間才能跟隊友在一起練習。”司想說。
幾年前打比賽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和同齡大學生打零工、做家教相比,司想早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司想告訴記者,去年和前年,他和隊友在“英雄聯盟全國高校挑戰賽江蘇賽區”均獲得了冠軍。雖然獎金只有1000元,但是取得冠軍的那天晚上,他和隊友一起吃燒烤,聊天聊到很晚,第二天還一起平分了獎金。
“對于電競大賽來說,這個數額的獎金算很少了。獎金的多少真的不在乎,我們享受的是通過大家團結一致的努力取得了成績,并且這個成績很不錯,所以我們特別開心!”司想說。
其實,早在此前,司想還和另一幫同學在無錫的一場電競大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獎金有3萬元。大家平分后,司想拿著獎金樂滋滋地給女朋友買了一個LV包,女朋友特別開心。
曾偷偷溜進網吧打游戲被父母發現后痛斥
別看獎金豐厚,其實他和所有愛玩游戲的男生一樣,司想曾經因玩游戲常被父母打和痛斥。
司想告訴記者,在上初中時,父母天天跟他念叨不能打游戲,打游戲影響學業,沒有前途。“記得有一個雙休日,我參加完補習班。以和同學打籃球為幌子,偷偷跑到家門口的網吧打游戲。哪知道那么巧,我家人買菜路過網吧看到了我的自行車。當時就把我從網吧提溜回家,一到家就是一頓訓斥。”司想說。
司想說,慶幸的是,他以實際行動告訴父母玩游戲不會影響學業,父母后來才沒有過多干涉。“上高中后,該學習的時候我認真學習。時間比較空余的時候,我就玩玩游戲調整一下狀態。學習成績也沒有因此而變差,所以后來父母也沒再說什么。”司想說。
那么,未來會向職業電子競技選手方向發展嗎?對此,司想表示目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還是自己努力奮斗的目標。但是,將來是不是真的成為職業選手還不好說。“目前,南京有不少高校學生組織的社團、戰隊。但是從職業戰隊俱樂部來說,南京職業的電子競技領域還處于空白。所以,我希望隨著電子競技的發展,將來南京也有自己拿得出手的職業電子競技戰隊。”司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