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熬夜已成為全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山東理工大學近期的調查顯示,67.4%的受訪者會熬夜。華南師范大學曾選擇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調查,近70%大學生熬夜。
山東理工大學此次調查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到有效調查問卷221份。調查顯示,67.4%的受訪者在晚上11點宿舍熄燈后,不會立即睡覺,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電腦,繼續打游戲,刷微博、朋友圈,看熱播劇。在熬夜人群中,有20%的大學生有過通宵的經歷。
熄燈后,仍在玩“坦克世界”游戲的大學生。
值得注意的是,熬夜在各年級的比例正呈上升趨勢。調查顯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熬夜人群的比例分別是:53.3%、59.4%、67.9%和84.3%。
令人擔憂的不止這些,大學生熬夜逐漸成為一個常態化問題,對于很多在校大學生來說,熬夜甚至已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統計數據顯示,33.4%的大學生“認同熬夜”,認為熬夜是正常現象。
更可怕的是,大學生熬夜已成為全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2013年6月,華南師范大學曾選擇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進行大學生熬夜現象的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大學生均有熬夜行為。其中,近70%大學生在晚上11點30后睡覺。熬夜之后,60%大學生第二天的上課會因困倦而睡著,23%偶有逃課行為。
據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大學生睡眠調研報告顯示,超過1/3的大學生每晚零點以后才睡覺。
伴隨熬夜而來的是一系列讓人頭疼的問題。調查表明,34.5%的大學生在熬夜后起床困難,其中,25.34%的大學生因趕去上課而不吃早飯,19.87%的大學生會因此遲到。另外,約有半數的大學生在熬夜后,第二天會沒有精神,甚至在課堂上打盹、睡覺。
長期熬夜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還會危害身體健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主任石顯方表示,熬夜損傷人的肝腎,從而直接影響人的心情,出現易怒易躁情緒;且熬夜勞心必會加重心血的消耗,導致心臟和腎臟的生理協調失常。腎氣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損耗過度就容易發生猝死,近年來常出現的年輕人猝死情況與長時間熬夜有很大的關聯。
此外,大學生長期熬夜致卵巢早衰、突發性耳聾、突發中風等問題也曾被多家媒體報道。
數據分析顯示,在熬夜的大學生中,男生占熬夜人群的63%,打游戲的比例在男生熬夜人群中高達48.3%,成為熬夜的罪魁禍首;而女生熬夜的原因則更傾向于追劇、淘寶及使用社交軟件聊天,占女生熬夜總數的58.5%。此外,談戀愛、考研也是熬夜的一個重要因素。
調查者注意到,七成受訪者有“夜伴”,一些大學生表示,自己開始也不適應熬夜,可室友都不睡覺,有時候還會邀請自己玩一些集體游戲,時間長了就加入了“熬夜大軍”。
心理學專家指出,群體中的多數行為會迅速傳染,因受舍友影響而造成的“被熬夜”,會引發集體熬夜,令熬夜現象越來越嚴重。
有專家認為,大學生熬夜的關鍵問題在于缺乏自控能力。專家分析,中國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受到嚴格的規律性管理,繁重的學業和緊湊的課程設置,都不會提供學生熬夜的機會。而到了大學,忽然間的放松管理,讓已經適應規律性管理又缺乏自控力的大學生,沉浸在各種消遣活動中。
對此,專家建議,大學生要有意識地提高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盡量把工作安排在白天完成,并適量控制交際活動,減少在QQ、微信、微博上的無效社交。
據了解,山東理工大學已開設心理健康中心和相關課程,并通過晚上11點強制熄燈、斷網措等措施,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