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溫州市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現狀,溫州市婦幼保健所于2016年12月在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等四所高校隨機抽取了680名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
學生主要通過互聯網獲取性知識
學校和家長教育存在較大缺失
據悉,該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631 份,有效率為92.79%。其中,男生210 名,占33.28% ,女生421 名,占66.72%,男女生比例為1:2。
在被調查對象中,69.57%的學生曾接受過性與生殖健康教育,而獲取知識途徑主要是互聯網,占比高達69.41%。色情影像雖最少,但也占8.24%。大多數大學生不是從正規渠道獲取正確的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容易受到不科學、不健康的信息誤導。而本應承擔性教育責任的學校及家長,仍然存在缺失,尤其是家庭的啟蒙教育。
數據顯示,高達72.74%學生希望所在學校開設性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和講座,性心理教育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其次,大家還想掌握如何處理戀愛關系的技能。
學生觀念比以前開放和寬容
近六成學生稱沒有發生過性行為
對大學期間發生性行為的態度上,持寬容態度的學生近七成。那么,未來的結婚對象一定要是處女(男)嗎?14.74%受訪學生認為無所謂,完全不計較;38.35%受訪學生認為只要對方真心愛自己,其他的可以忽略;要求結婚對象一定在婚前保持貞潔的僅占14.90%。數據可見,如今大學生的觀念比以前開放。
調查發現,大學生性行為有一定的發生率,但也有58.8%的被訪學生明確回答沒有發生過性行為;29.48%拒絕回答;11.73%被訪學生承認曾在初中、高中、大學發生過性行為。在發生性行為的學生中,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學生僅占58.47%,口服避孕藥的占19.88%,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占14.62%。可見,溫州大學生性安全保護意識淡薄,避孕知識普遍缺乏。
省內首個青少年生育力
保護教育基地落戶溫州
青少年多元化的性與生殖健康需求,同目前社會所能提供的教育保健服務之間,顯然存在著矛盾。4月12日下午,“醫教攜手 呵護青春”——溫州市青少年生育力保護健康公益行暨青春健康大講堂啟動儀式在溫州大學舉行。啟動儀式上,浙江省首個以“青少年生育力保護”命名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溫州市青少年生育力保護教育基地”在溫州婦幼保健所成立。今后,青少年的“青春期困惑”在這里可以得到一站式解決。
此項公益行動引進歐盟最具影響力的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通過該課程系統與全面的培訓,幫助青少年掌握科學、正確的性與生殖健康知識,并為青少年答疑解惑、普及青春健康知識。課程體系包括,適合小學五六年級女生學習的青春期生理教育培訓公益課程《月經周期秀》;針對初三以上男孩的性教育課程《未來的使命》;適合高校大學生的生殖健康與避孕科普培訓公益課程《身體的悄悄話》等。
浙江省健康服務業促進會會長朱耀傳表示,生育力保護是當下醫學界非常熱門的概念,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并學會這種能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