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被“高薪職位”所誘惑,沒想到卷入了“培訓貸”,為了獲得“就業資格”,被迫花費近萬元購買了12節培訓課程,為此背負每月700多元的債務;
還有另一位剛剛走進校園的女大學生,因為錢不夠花,就想通過貸款做兼職生意,卻稚嫩地相信了拍“裸照”擔保貸款的方式,結果成了一場“噩夢貸”。
今天,我們輾轉聯絡到兩位受害的當事人,通過現身說法,講述她們的受騙經歷,讓深刻的教訓有如猛擊一錘,警醒廣大的青年學生。
應聘“高薪”職位 被迫購買培訓課程
23歲的小鄧(化名)是在國外念書的大學生,去年8月,她回國找工作,開始在網上投遞簡歷,偶然間看到求職網站上有一個高薪職位推介——“某中心對外漢語教師,時薪300元”。小鄧為之心動,就照著上面的郵箱地址投了簡歷。
沒過幾天,小鄧就接到了這家教育機構的電話,一位姓阮的女士約她在廣州市天河區某大廈內面試。放下電話后,小鄧欣喜不已。
面試當天,小鄧接受了一位女面試官的提問,“大致是問我在哪里念書、英語水平如何、是否有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等等。”小鄧如實回答自己并沒有教師資格證,“那名面試官聽了我這話,臉色馬上就變了,說沒有資格證,以后無論在哪里都找不到對外漢語教師的工作。”小鄧說。
小鄧正準備放棄,面試官又告訴小鄧,可以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課程,培訓完,公司會組織考試,通過的就可以取得“培生證”,“她說這張證很有用,無論是在廣州還是全國,都可以暢行無阻。”小鄧回憶起面試官當時對她說的話。
面試結束后,公司工作人員又推薦小鄧去聽一下隔壁馬上就要開始的講座,“我想著反正都來了,就順便去聽聽吧。”小鄧這么想著,就走進了隔壁房間,誰知一進去,就被洶涌的各種推銷信息裹挾住了。
“在做演講的那個人,一直在大力地宣傳漢語,說漢語是國際化的語言,未來將統治世界;同時,又在推銷取得‘培生證’很重要,好像沒有這個證就寸步難行一樣。”小鄧說。
雖然當天小鄧并沒有和這家公司簽訂合同,但她回家之后,隔三岔五還是會收到這家機構發給她的信息,希望她好好考慮一下。
去年10月,小鄧的工作已經落實,想到接下來正好有空閑時間,去參加培訓、考個證也不錯,于是就又和阮女士聯系。對方告訴她,培訓一共有12次課程,價格為10860元,有理論、也有實操。“考慮到你是‘熟人’,可以給你最低折扣,只要8680元。”阮女士告訴小鄧,培訓課程可以選擇一次性付款,如果錢不夠,也可以分期付款,只需要綁定百度錢包,就可以享受12個月“免息還款”。
因為一次性付款沒有那么多錢,小鄧就選擇了分期付款,并按照要求綁定了百度錢包。“每個月要還700多塊,其實壓力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