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開大學生網南京7月20日電(通訊員 胡華屹)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山水經行”暑期實踐隊深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開展以“探尋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為主題的實地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通過多維度考察德清縣在生態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創新實踐,為青年學子提供寶貴的實踐學習機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的傳播與發展。
為了更好地了解德清縣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努力與成效,學習德清縣生態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的創新經驗,2024年7月19日,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山水經行”暑期實踐隊來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學習和調研。本次調研采取“座談會+資料收集+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解構德清縣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尋德清縣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德清縣,浙江省湖州市轄縣,位于浙江北部,東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連太湖、西枕天目山麓,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第二批試點地區之一,也是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為了更好地感受德清縣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以及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動實踐,上午,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王大哲老師、葉麗芳老師與“山水經行”實踐隊成員們首先來到了德清縣莫干山鎮何村村,沐浴在春光下的村莊顯得格外幽靜美麗。這里群山環抱、風景怡人,遍地是茶園,既有成片的坡地茶,也有房前屋后的零星小塊茶地。何村村支書向大家介紹,實施生態補償機制以后,德清新農村越建越美。
圖為村委負責人向實踐隊介紹何村村綠色生態價值實現的基本情況。通訊員 胡華屹 攝
實踐隊成員們還在何村村中進行了實地的問卷調查,獲取了大量的一手數據。本次調研的問卷針對生態治理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兩個方面,對當地村民進行了基本信息、生態治理工程效果評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認知、生態補償政策四個模塊的數據收集。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有一位社工阿姨一年獲得的生態補償金額最多,為3000元,在對阿姨進行問卷調查的采訪時,阿姨明確表示她認為生態補償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她家的收入水平。在問卷調研中實踐隊還了解到村里的老人們一年四季都忙碌在茶地上,而他們嫻熟的采茶動作與美麗的茶園景色、與秀麗的莫干山風光交相輝映,形成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場面。
圖為實踐隊成員在何村村開展實地問卷調查。通訊員 蔣凝煙 攝

圖為德清縣何村村的綠色生態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通訊員 胡華屹 攝
當日下午,為進一步全面且系統地了解德清縣在山水工程建設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開展情況,兩位老師帶領“山水經行”實踐隊成員前往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并與相關負責人開展了座談。座談會中,負責人詳細地介紹了德清縣的生態補償機制,簡單地概況就是,誰為生態讓路,政府給誰補償。早在2005年,德清縣就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實施生態補償機制,設立生態建設專項資金。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和多元籌資、定向補償的原則,最初,政府對處于河口水庫水源地的鎮(街道)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項目建設實施補償,而為了保護東苕溪水源地,2017年,德清縣又探索跨行政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與杭州市余杭區簽訂了《東苕溪流域水環境補償機制協議》,設立了每年1500萬元的跨行政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標準。在保護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對引導地區綠色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余年來,德清縣對生態補償機制做了四次深化完善,從單一針對保護生態環境延伸到保護生態環境與促進生態經濟發展并重,再到如今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相處,德清縣的綠色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圖為實踐隊成員與德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開展座談會。通訊員 胡華屹 攝
關于實踐隊成員提出的數字賦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相關問題,負責人指出德清堅持智治先行,打造數字強縣金名片。“2019年德清縣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兩山價值轉化’研究中心,在全國縣域中首批試水GEP核算研究,將無價的生態系統“有價化”來核算生態賬。”德清縣相關領導介紹道,通過這“一圖一端一中心”,德清縣逐步實現了從研究到核算再到應用的全面躍升,形成一整套生態價值的評估、監測與管理體系,為生態資源管理、生態紅利共享提供了全新路徑。為縣域生態資產算了一筆精準賬,也為生態補償金的分配提供精準數據支持。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湖州市德清縣沿著“八八戰略”指引方向,堅定不移保護生態環境,努力挖掘生態產品價值,將秀麗的山水景致融入科學的發展理念中,圍繞生態價值轉化、傳統產業轉型、綠色智造變革、生態富民共享等方面,用實踐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
此次調研旨在深入生態治理一線考察,加深實踐隊成員們對生態環境治理與生態價值補償的認識,使得“山水經行”實踐隊對兩山理論的實踐與山水工程的開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本次調研中,實踐隊成員們不僅獲取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而且通過問卷調查,鍛煉了自身的溝通能力,豐富了自身對生態補償與環境治理的社會群像認識。今后,“山水經行”實踐隊將繼續深耕于生態治理一線考察,肩負歷史使命,將生態文明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實際行動為構建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