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電(通訊員 王家榮 孫正坤)為深度了解鄉村振興成效,體悟傳統文化內涵,7月1日,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基層服務小隊前往河南省長垣市的張三寨鎮開展了為期4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走訪調研、問卷調查、交流研討、參觀醫療器械產業等一系列實踐行動,探索張三寨鎮的“多元融合”發展之道,在實踐中引領和助力廣大青年上好“大思政課”,展現青春風采,爭做時代先鋒。
近年來,長垣市張三寨鎮積極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在產業發展、特色種植、產品加工、食品培育和質量檢測等方面持續發力,以鄉村振興為引領,不斷創新和進取,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推動健康小鎮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詢問村委會成員當地衛生醫療健康情況和衛生防范意識并交流防范心得。通訊員 陳威宇 攝
完善產業,筑牢發展根基 在完善醫療器械產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眾多企業紛紛入駐,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在醫用衛材及醫療器械產業,形成了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張三寨鎮以飄安集團破產重整為契機,推動醫療器械、醫用衛材產業加速發展,眾多企業實現服務與產品質量雙提升。同時,加大對小微企業孵化園的建設,入駐企業不斷增加,標準化廠房規模日益擴大,相關項目陸續投產,并積極啟動包裝產業園建設,完善衛材配套產業鏈,筑牢產業發展的底蘊。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認真打掃街道衛生,為鄉村營造了整潔的環境并以實際行動向當地宣傳了衛生防范意識。通訊員 陳威宇 攝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認真打掃街道衛生,為鄉村營造了整潔的環境并以實際行動向當地宣傳了衛生防范意識。通訊員 陳威宇 攝
發展培育,裝滿食材倉庫 據悉,該鎮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使得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雙提升。在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培育方面,通過選育優良品種、優化種植結構和加強田間管理,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增長,為國家糧食儲備提供了有力支撐。依托河南省食品龍頭企業蒲北食品公司,鼓勵家庭農場發展,擴大果蔬種植規模,保障食材品質。同時,結合藥食同源理念,發展中草藥種植,打造綠色健康生態產業鏈,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調查當地綠化情況并討論改進措施。通訊員 陳威宇 攝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倒垃圾時偶遇拾荒老人并細心地將打掃街道的廢品整理出來送給拾荒老人,展現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愛。通訊員 陳威宇 攝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在街道上偶遇回家途中的賣菜大娘,并詢問當地醫療保障措施和是否會定期體檢。通訊員 陳威宇 攝
嚴格檢測,搭建安全平臺 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張三寨鎮投資建設高標準農產品質量監測站,建立完善“三級網絡”檢測體系,搭建監管平臺,在質量檢測工作中表現出色,檢測合格率高。
持續發展,堅守綠色理念
張三寨鎮還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環境整治工作,打造了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近幾年城鎮衛生狀況發展迅速,當地衛生情況得到極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垃圾分類方面做的不好,當地設置垃圾分類箱數量少,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不高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們向當地村委會成員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當地居民的衛生意識能夠得到提高。除了衛生方面以外當地在文化方面的建設也是豐富多彩,傳承和弘揚了當地的傳統文化,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張三寨鎮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健康小鎮的高質量發展目標邁進,為鄉村振興書寫絢麗篇章。
圖為基層服務實踐團成員在田地旁的合照。通訊員 陳威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