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浙江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童韻傳承·劇啟新章”兒童劇實踐團隊前往林之語嘉園小區和“Do都城”少兒社會體驗館,以創新理念肩負文化傳承使命,匠心打造兒童戲劇這一生動載體,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新路徑。團隊匯聚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深度融合學科優勢,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精神轉化為鮮活實踐,以青春力量與童趣視角,積極推動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在《百鳥朝鳳》系列演出的創作過程中,團隊嚴格遵循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構建了"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傳播體系:
1.專業演繹模塊 團隊匠心獨具,對傳統民間故事進行現代化改編,巧妙運用聲光影多媒體技術,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沉浸式舞臺氛圍。在忠實保留“百鳥和鳴”等經典情節精髓的同時,創新性地融入現代兒童教育理念。通過富有童趣的擬人化角色設計,將“仁愛”、“誠信”、“禮讓”等傳統美德,具象化呈現為舞臺上鮮活靈動的藝術形象。演員們以夸張而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飽含情感的臺詞演繹,將抽象的德性教化轉化為可感可觸的舞臺敘事。例如,在“百鳥贈羽”這一動人場景中,精心設計的戲劇沖突生動詮釋了團結互助的價值,讓兒童在愉悅的審美體驗中,自然而然地領悟到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
2.深度互動模塊 參演同學精心引導幼兒參與愛心傳遞游戲。這一獨特而富有參與感的設計,巧妙地將中華優秀美德的精髓融入互動體驗,幫助兒童在親身實踐中深刻感知其魅力。游戲以其生動活潑的形式,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顯著提升了他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實踐隊員們匠心獨運,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化了教育效果。演出現場,孩子們在共同參與中增進了交流,加強了協作,營造出輕松愉快的集體氛圍。在歡聲笑語與互動游戲中,孩子們不僅充分體驗了互動的樂趣,更潛移默化地汲取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
3.創意制作模塊 孩子們分組合作,運用彩紙、貼紙等材料,共同創作一棵滿載心意的“愛心樹”。每位孩子在代表“樹葉”的卡片上,鄭重寫下或描繪一件自己愿意為他人做的具體好事。團隊充分考慮兒童發展差異,預先設計了分層活動方案:低齡段幼兒可通過繪畫傳遞善意,年齡稍長的孩子則可用簡單文字記錄或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這種差異化的設計,確保了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充分參與和有效表達。完成創作后,孩子們將自己的“愛心樹葉”莊重地貼附于大樹之上。活動尾聲,各小組選派代表,分享組內同學寫在“樹葉”上的善意承諾,并共同立志將這些美好的心意轉化為實際行動。
本次兒童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主題精心策劃演出內容,譜寫了一曲以青春力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動人樂章。團隊充分發揮學前教育專業優勢,為兒童呈現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通過一幕幕生動演繹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與經典文化場景,向廣大兒童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滋養其民族精神,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有效助力少年兒童提升文化認同感,涵養人文素養與審美情趣,傳承文化基因,守護共同的精神家園。
團隊始終秉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核心理念,將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與藝術創新深度融合。成員們不僅成功實現了從“學習者”到“傳播者”的角色蛻變,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文化傳承時代使命的理解。這種以專業服務社會、用藝術啟迪童心的生動實踐,正是新時代青年“守正創新”責任擔當的鮮活詮釋,為傳統文化在兒童教育領域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浙師樣本”。
通訊員 瞿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