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E在巖外”實踐團,在淄博市沂源縣南麻街道怡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青少年打造了一場趣味科技活動,上午開展網絡安全課筑牢防護意識,下午則以游戲發展史與 3D 建模體驗,點燃孩子們的科技熱情。
“玩過《超級馬里奧》嗎?像素小人背后有什么技術?” 下午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以提問引入,通過圖文、視頻展示游戲行業變遷:從1985年8位像素的《超級馬里奧兄弟》,到次世代《原神》的細膩建模與逼真渲染。同時穿插講解圖形渲染、物理引擎等知識,用 “游戲角色為何能跳得高” 等問題,引導孩子從 “玩家” 變 “探索者”。
隨后的 3D 建模課上,成員用 Maya 軟件演示 “建形 — 布線 — 貼圖” 三步法,還展示《王者榮耀》《塞爾達傳說》的建模案例。動手環節中,孩子們分組操作,成員一對一指導。從緊張到放松,孩子們發揮創意,制作出 “小英雄”“卡通動物” 等模型,不少孩子興奮表示:“原來我也能做游戲里的模型!”
此次活動意義深遠,既打破孩子對 “游戲” 與 “科技” 的片面認知,拓寬視野,又通過實操鍛煉空間、邏輯思維,增強探索信心,更以 “游戲” 為切入點,為科普教育提供新思路。實踐團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用青少年喜愛的方式播撒科技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