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開早,能將宿愿償。滿庭花簇簇,開得許多香。”
這是胡適寫的《希望》詩,現在成了著名校園歌曲《蘭花草》的歌詞。而支教小隊所居的上莊村正是胡適的家鄉,支教學校緊靠著胡適故居,文化氣息濃厚、風景優美。上午,老師帶領四年級的孩子們在操場寫生。
近日安徽績溪持續高溫,支教小隊的工作困難重重,但似火驕陽不能擊退小隊成員們的志愿熱情,依舊以端正嚴謹的教學態度和高指標的教學質量戰斗在崗位上。
經過老師的引導,同學們很快選擇好了自己的寫生內容,快速進入創作狀態。
驕陽下孩子們依然熱情滿滿,有許多奇思妙想都積極與老師和同伴們一起分享,對孩子們的問題老師一一作答。寫生課堂上孩子們同時對自己的家鄉——上莊古鎮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紛紛表示為家鄉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名人感到驕傲,會好好努力走出上莊、回饋上莊。
遠處山霧繚繞,學校是當地最美麗干凈的建筑,自然風光和校園景色在孩子們的畫筆下閃閃發光。相信在老師孩子們的自覺堅持、家長們的支持鼓勵和當地對文化教育事業之重視的共同努力下,上莊孩子會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一節課的時間雖然短暫,但相信孩子們的收獲絕不止于一幅寫生作品。
上莊支教小隊在崗的最后一周即將開啟
一方面,是對大學生自己的一種鍛煉,可以磨練自己,深入社會,深入基層,增強自己的社會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體現大學生自己的社會價值,用自己的所學知識、技能去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能力、開闊眼界、激發學習熱情。通過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鄉村,體現當代大學生肩上的一副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