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傳承五四精神。安陽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追夢復興實踐隊于2019年8月9日前往北大紅樓參觀學習,深入了解五四精神內涵。
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座用紅磚、紅瓦砌成的老式建筑。從這座樓前經過的行人,常會放慢腳步,對它頻頻回望;也有很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對之久久凝視——它是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基地。人們把它叫做北大紅樓。
北大紅樓被譽為“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五四愛國運動的策源地,李大釗在這里傳播馬克思主義,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北京共產黨小組”,毛澤東在這里開始走向馬克思主義道路……。在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紅樓面前,實踐小隊成員在老師帶領下重溫入團誓詞,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意愿。走在紅樓的庭院,看著紅樓的每一寸土、每一塊磚、每一片瓦,似乎更是寫滿無盡的記憶——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民族精神,那是“還有后來人”的堅定信念,那是永遠心系人民的矢志不渝。
從踏入紅樓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靜謐。在這座歷經百年的建筑中,蘊含著許多生動的時代影像和深厚的歷史記憶。時間似乎定格在了百年之前,在這里我們仿佛聽到了學生內心的吶喊,感受到了永不泯滅的五四精神。從一層走廊走到東側北端,是新潮社活動室的舊址。室內桌子上、架子上滿是寫著口號的白布條幅,地上還散落有大量筆紙與傳單。“這里是復原的新潮社舊址,是根據回憶錄和五四學生游行的照片制作出的‘五四前夜’場景……”緊接著我們參觀了蔡元培、陳獨秀專題陳列室,李大釗圖書館主任室,毛澤東工作過的閱覽室,魯迅授課的學生大教室。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張張歷史圖片,一份份文獻資料,令人深刻感受了百年前知識分子和青年學子對進步真理的追求和救國道路的探索。
在這里,我們與河南工業大學的一支實踐隊相遇,我們相互交流對于五四精神內涵的了解與體會。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勇往直前,不斷進取。踏著五四革命先輩工作過的土地,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種歷史和社會的責任感。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切實肩負起民族的重托,敢于擔當,不斷探索。
北大紅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前仆后繼、英勇斗爭,進行波瀾壯闊革命斗爭的縮影。參觀北大紅樓,不僅僅是為了重溫那段風云激蕩的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更重要是用心來感知紅樓的脈搏與靈魂,聆聽它帶給我們的新時代的先聲。
正如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時所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有決心為青年跑出一個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勇挑歷史重擔,共創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