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大紅樓,感悟五四精神——安陽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實踐隊員回顧百年歷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感受五四百年的精神,從中汲取精華。安陽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追夢復興”實踐隊,于2019年8月9日踏入了回顧百年的道路。
走在紅樓的庭院里,看著紅樓的每一寸土、每一塊磚、每一片瓦,似乎更是寫滿無盡的記憶——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民族精神,那是“還有后來人”的堅定信念,那是永遠心系人民的矢志不渝。紅樓里,有不少青年學生正在參觀,入口處的留言冊上,記錄了數十頁的參觀者感想。有到訪者留言,“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接過五四火炬!”還有人留言,“百年傳承,今日到我,激蕩未來,壯志在我,青春萬歲,強國有我!”
“紅樓見證了五四青年一代的燦爛青春,盡管北大早已搬到中關村,與燕京大學合二為一,但能在這座紅樓里深切體會到五四精神的感召,深切體會到五四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想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重大意義。”他們激情燃燒的臉龐,讓人看到了五四精神在當代激蕩起的青春韻律。在我們實踐隊正在探討的時候,這是我們遇到河南工業大學的實踐隊,并于他們展開深刻的交流與學習。
2002年,紅樓改名為“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正式向社會開放。目前,對外開放的參觀區分紅樓舊址一層和院內平房展廳兩部分,復原了當年的李大釗辦公室、毛澤東工作過的閱覽室以及學生教室等。樓里棕紅色的木質地板,走上去有“咚咚”的響聲,雖已時隔百年,但仍光潔可鑒。從一層走廊我們邊走老師邊給我們講解,走到東側北端,是新潮社活動室的舊址。室內桌子上、架子上滿是寫著口號的白布條幅,地上還散落有大量筆紙與傳單。“這里是復原的新潮社舊址,是根據回憶錄和五四學生游行的照片制作出的‘五四前夜’場景……”
接著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下一個展館,五四新文化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積極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根本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他們以高尚的愛國情操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詮釋了五四精神的豐富內涵,樹立了一座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不朽豐碑。
參觀結束后,隊員們深刻地感受到當年革命先輩們救亡圖存時所遭受的艱難險阻,更加明白了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正如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時所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有決心為青年跑出一個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老師激勵大家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