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新時期。到了今天,已走過90個春秋。在這90年里,人民軍隊在寶豐這片土地上也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記憶。
1948年4月,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率領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進駐寶豐,運籌帷幄,決勝中原。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中原解放紀念館應運而生。
展館的正門向著東南方向,寓意與大別山遙遙相對。展館大樓外觀是魔方的形狀設計,象征著共產黨人在中原大地扭轉乾坤由革命黨成了執政黨,扭轉了世界政治格局。這座大樓共分為負一層和上一二兩層,高度分別為4.7、4.8、4.9米,蘊含著1947、1948和1949年,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的浴血奮戰,奪取了全國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大樓東西長55.5米,代表的是淮海戰役中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南北寬36米,3代表的是在寶豐召開的三次大的會議,6代表的是6大戰役。
浮雕展示的是1948年黃河以南,長江以北,東到大海,西到秦嶺的中原區域圖。下面的這組群雕展現的是地方支援前線的場景,有戰士扛著槍,有百姓推著小推車,軍民同仇敵愾,共同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