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020年必須完成的奮斗目標”,在這個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時間節點,為了探尋實踐隊所在家鄉近年來的變化,7月15日開始,實踐隊在哈爾濱進行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研活動。
為了調查人們對自己家鄉哈爾濱的變化的印象,實踐隊制作了有關探尋家鄉變化的調查問卷,并在線上發送二維碼,進行隨機的調查訪問。調查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為你的家鄉打個分、打分原因,以及你認為近年來家鄉的變化是什么。通過以上三部分內容,可以大致了解到不同人對哈爾濱的不同印象,也可以從不同角度感受哈爾濱的變化。在分析總結調查數據的過程中,實踐隊隊員發現了有關哈爾濱近年來變化的重復率較高的幾個答案分別是:綠化更多了、交通便利了、居民素質提高了。幾個簡單的小問題就能發現,近年來哈爾濱正在不斷進步著,人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好。與此同時,實踐隊隊員從網絡中找到了承載著哈爾濱歷史的老照片,也對應著找到了部分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尋找過程中,實踐隊隊員了解到了哈爾濱的點滴變化,也更加理解了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為了對哈爾濱變化進行充分比較,實踐隊分別去到:防洪紀念塔、太陽島、中央大街等能充分體現哈爾濱特色的地方,進行錄像并拍照記錄。其中,防洪紀念塔不僅僅是人們娛樂的地方,它還象征著勇敢智慧的哈爾濱人民興利除患,把驚濤駭浪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造福于人民,這更象征著中國人民的不怕苦、不服輸、不退縮的精神。
此次社會實踐,實踐隊隊員從多個角度了解感受了家鄉哈爾濱的變化,在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深切認識到了近幾年家鄉的不斷進步、人民精神生活的逐漸富足。